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当中国遇上“互联网+”(图)

2015-07-06 08:41来源:科技日报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阿里巴巴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致力于“互联网+”研究的易观国际董事长于扬看来,互联网只是工具,是如电力一般的基础设施,是一个无处不在的效率提升器。

“从今年全国两会算起,中国全面开启了‘互联网+’元年。”他说,随着与传统行业融合的不断深入,互联网将爆发出更大的正向推动能量。

“互联网不是万能的,但互联网将连接一切。”腾讯创始人马化腾表示,互联网不仅是工具,更是一种能力,一种新的DNA,能使各行各业在新的环境中实现新生。

他认为,“互联网+”将成为构建在万物互联基础上的新生态,意味着构建以人为本、人人受益的普惠经济。

普惠意识、共享意识,贯穿《指导意见》,记者数了数,全文出现4处“普惠”、29处“共享”。

《指导意见》更明确指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同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互联网+”时的注释比,“互联网+”百人会发起人张晓峰敏锐地注意到了《指导意见》对“互联网+”概念的深化——把“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改为“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把“经济发展新形态”改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这表明决策层对互联网和‘互联网+’的认识更到位了。”他说。

“中国将成为全球互联网发展的下一个主场”

在北京,互联网、大数据让“百度大脑”、人工智能不仅能实时翻译、互动,还可用大数据3D重构历史古建筑;在上海,消费者15秒即可在苏宁“云店”完成支付,互联网给开张首日的苏宁“云店”带来超3000万元的销售额;在广州,微信让居民对城市政务服务满意度提升4.2个百分点……

“触网”21年,互联网已经深深嵌入中国经济社会。

iGDP是衡量互联网经济占GDP比例的指标。在中国,这一比例从2010年的3.3%上升到2013年的4.4%,达到全球领先国家水平。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还曾发布报告预测,2013年至2025年,互联网将帮助中国提升GDP增长率0.3个百分点至1.0个百分点。

“一场数字革命正在中国风起云涌。”麦肯锡全球董事陈有钢认为,“互联网不仅可以成为未来几年中国经济的新引擎之一,还将改变经济增长的模式,在生产力、创新和消费等各方面为GDP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互联网经济规模占全球互联网经济总规模的5.7%,全球市值前十大互联网企业中占据4席,网民规模高达6.49亿,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全球第一……中国已具备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的坚实基础。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中美战略合作中心原主任、北京大学访问教授吴霁虹深度调研了上百家“互联网+”中国企业。她认为,与过去不同,这次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经济主导下的巨变,要素之多、速度之快、波及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原标题:当中国遇上“互联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互联网+查看更多>大数据查看更多>阿里巴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