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工程市场正文

【深度】下一站 储能

2015-07-07 14:15来源:电力系统装备作者:贾美姿 高 双关键词:储能电力系统燃煤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未来之路在哪里?

“不可否认的是,储能目前距离大规模商业化运行还有一段距离。万里长征,我们刚刚走出第一步。”石定寰说道。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工与新材料所所长来小康同样认为,“储能目前在经济性上尚不能满足需求,我们要找到撬动这个产业的杠杆。”

此外,人们对于环保的意识还有待加强。无论是火爆的特斯拉能量墙、比亚迪储能电池还是辉轮太阳能的Phonocube,市场基本都在国外。记者也曾采访相关企业,企业普遍认为这一方面源于国外的分时电价,另一方面源于人们的意识,很多人愿意为保护环境选用可再生能源,并使用目前价格相对仍较高的储能。

对于我国,储能目前仍处于示范阶段,人们对其认识仍比较缺乏,未来之路该怎么走?

“我们应继续加强示范,国家要建立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储能示范工程。通过示范项目,我们将能够看到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引起政府和普通百姓对储能产业的认识和重视,没有示范就看不到这样的效果。另外,政府的支持政策很关键,对处于起步阶段的储能尤其如此。”石定寰表示。

而来小康认为,储能未来的发展,关键是两个字:创新。一方面是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基本都是跟随。但在新常态下,要改变方式才能解决我们所面临的短板问题。”他表示,“另一方面,要从商业模式、组织方式上进行创新。过去,从研发到市场推广都是一家企业,未来能不能分开?不同的企业从事不同的产业阶段,力量相互整合、互补,这样才能有力地推动产业的发展。”

陈海生:

未来电力装机的10%~15%需要储能“储能与燃煤发电相比就像婴儿与小伙子,它尚需要培育期和成长期。我相信,燃煤发电走向迟暮的那一天就是储能真正崛起的时刻。”最后,陈海生幽默地说道。

□记者 高双

随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崛起,储能产业应运而生。正像所有新生事物那样,储能一开始的发展也并没有一帆风顺。与发展储能产业较早的美国相比,我国大概迟到了10年,截止目前,也并没有完整的有关储能产业的发展方案。政策的不明朗、技术的不成熟、创新的缺乏都严重阻碍了这一产业发展的步伐。

“在其他产业链中都有成熟的存储方式,唯独电力没有,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弃风弃光。而在实际生产应用中,不仅用户端的用电量不可控,可再生能源如风电和光伏的发电端也不可控,因此要想保证电网调度的平衡就需要储能这一装置。”中国科学院工程物理研究所储能研究中心主任陈海生在接受《电力系统装备》记者采访时如是说道。

虽然发展储能产业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是当前储能的价值并没有被充分评估,削峰填谷只是储能最基础的作用,提供容量安全保障、提高电能质量、提高电能品质这三个作用还没有被应用。同时由于没有规模化发展,因此储能的商业价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在陈海生看来,储能的发展首先缺少政策的支持。“如果风能和太阳能没有明确的电价政策做支持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电动汽车产业会出现爆发式增长,其原因也在于2014年国家明确了电动汽车的补贴价格和发展方向。”

而谈及储能产业现阶段的发展,陈海生也有着自己的看法。“现阶段,一方面要让行业的早期从业者盈利,在项目以及补贴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从而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在规模效应下价格才能够不断下降;而另一方面,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发展也能对储能电池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此外,在他看来,储能还具有与其他产业不同的特性。作为电力的辅助系统,它需要与电力设备具有同等寿命,这样可支付的度电成本价格才能够保证智能电网建设的更好。用户才不再需要因为用了可再生能源而支付更多的费用。因此,当前储能电池的寿命问题也是需要攻克的难关。

据了解,目前我国主要的储能装置集中在电化学。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的最大不同就是不依赖于能源资源的发展,而是依赖于技术进步,而电化学的技术空间很大,因此为行业、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对此,相关专家表示,材料给了我们很多想象空间,也给了很多实际空间,因此做储能需要更关注材料的进步。与此同时,陈海生也明确表示:“储能技术通过不断创新是可以突破、可以达到要求的。”

原标题:下一站,储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查看更多>电力系统查看更多>燃煤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