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电力系统构建新能源系统

2015-07-10 10:19来源:中电新闻网作者:周孝信关键词:能源系统能源电力能源革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是在源端构建综合能源电力系统。用弃风、弃光电量制氢或合成天然 气(P2G),将电网与燃气管网联接,实现能量规模转化和储存。形成风电、煤电、高耗能(如电解铝)组网的综合利用系统,以及风光电、储能、储热、供热、供电综合利用系统。作为重要的辅助措施,源端综合能源电力系统将使受输电限制产生的弃风、弃光能量得到充分转化利用;并能就地消化部分可再生能源,减轻输电压力;对保证高质量、平稳的电力输送,提高远距离输电的经济性也具有重要作用。

三是在受端构建综合能源系统。对受端不同供能系统进行整体上的协调、配合和优化,是实现社会用能效率最优、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区域综合能源供应系统,将受端的供电、供气、供热/冷系统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协调优化运行,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保证供能系统的安全性和自愈能力。 以“互联网思维”审视传统电力系统

“互联网思维”体现在社会生产方式上的理解主要有两点:即生产要素配置的去中心化和生产管理模式的扁平化。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精神,各种系统生产要素配置的主要形式是去中心化,是分布式的;企业管理也会从传统的多层次走向更加扁平、更加网络化。

传统电力系统中各类一次能源发电和分散布局的电源结构(骨干电源为主)通过大规模互联的输配电网络,连起千家万户,具有天然的网络化基本特征。传统电力系统终端用户用电早已实现“即插即用”,电力用户不需要知道它所用的电是哪家电厂发出的,只需根据需要从网上取电,具有典型的开放和分享的互联网特征。这是计算机信息系统经过多年奋斗才得以实现的理念(大规模科学计算用的网络计算、互联 网、云计算)。

然而传统电力系统不支持多种一次和二次能源相互转化和互补,不支持高比例分布式清洁能源电力的接入,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受限;传统电力系统的集中统一的管理、调度、控制系统也不适应大量分布式发电及发电、用电、用能高效一体化系统接入的发展趋势。此外,传统电力系统也无法支持分散的用户充分参与到能源电力市场之中。

以“互联网思维”建设改造传统电力系统

以“互联网思维”建设和改造传统电力系统的3个层次:一是多能源互联互通,提高一次和二次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这也是新一代能源系统的目标。二是借鉴互联网及其扩展的网络技术,实现即插即用、能源路由器、大数据、云计算等对能源系统特别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微网、用户在能源生产、

消费、市场管理和服务的支持。三是催生能源生产、消费、服务的新业态和商业模式。

总结

一是新一代能源系统的核心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最大幅度地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二是新一代能源系统应以电力为中心,建立以智能电网为主干,涵盖源端、受端和传输系统的智能能源网络。

三是传统电力系统具有典型的互联网特性,与信息互联网进一步广泛融合,以“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电力系统,是构建新一代能源系统的关键步骤。

四是构建新一代能源系统需要大力推进我国能源和电力体制改革,克服我国长期存在的各类能源计划单列,条块分割,缺乏有效的能源市场配置等系统性缺陷。

原标题: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电力系统构建新能源系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系统查看更多>能源电力查看更多>能源革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