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输变电工程评论正文

湖北如何成全国电力高速走廊中心?

2015-07-13 07:55来源:长江商报作者:徐靓丽关键词:特高压输电线路输变电工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酒泉—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动态投资262亿元,线路全长2383千米,途经甘肃、陕西、重庆、湖北、湖南5省(市),换流容量1600万千瓦,计划2017年建成投运。这个工程是目前世界上送电距离最长的特高压输电工程,也是重点服务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送出的跨区输电通道。

近日,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基建部朱辉青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酒泉—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的湖北段线路自巴东县沿渡河镇起,至松滋市杜村坪止,全长206公里,途经巴东、建始、长阳、五峰、松滋五县市。虽然这条线路在湖北并没有落点,仅仅只是有线路经过湖北,但建成对湖北同样有好处,因为湖南有了西部直流送电后,华中电网每年可腾出向湖南分配的400亿度电量,支持湖北用电,缓解湖北电力供需矛盾。

湖北南北“换电”超400亿度

实际上,酒泉—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并非湖北首次接触特高压,全国首个特高压示范工程落户湖北已经进入了第七个年头。

2008年12月30日晚,电流从山西长治晋东南变电站经过河南南阳开关站,再到湖北荆门特高压交流变电站,跨越黄河、汉江,行程645公里跨区域输送线路进入湖北,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经当时的湖北输变电工程公司(现名湖北送变电工程公司)18个月的施工后,进入试运行。

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1000千伏系统于当年12月8日正式启动调试,位于湖北荆门、河南南阳、山西长治的3个站以及站间输电线路通过了一系列测试与试验,最终于2008年岁末实现了华中、华北两大电网的首次联网,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化运行的1000千伏输电线路。

2008年11月,长江商报记者曾提前进入湖北荆门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工地,亲眼见证这一重大工程的最后“冲刺”。整个场地面积相当于15个足球场,现场安装责任人张敏表示,第一个瓷套管的安装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每一个细节都要求做到最好。

据国网湖北电力公司电力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09年1月晋东南——荆门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正式投运以来,山西累计向湖北输送213.6亿度电,大约相当于湖北省两个月的用电量,为湖北节约了1068万吨煤。而且,这些来自北方的火电,大部分是在湖北省用电紧张时期购入,极大地缓解了湖北省在用电高峰时期的用电紧张。

特高压南北互济并不仅仅体现在特高压由北方向南方输送电力,在南方水电充沛的季节,这条线路同样成为南电北送的通道,让北方人可以用上清洁的水电,减少能源的浪费。截至目前,汛期时湖北向华北地区输送水电达到209.45亿度,几乎与北电南送的电量持平。

目前,南北“换电”达400多亿度。

原标题:湖北如何成全国电力高速走廊中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查看更多>输电线路查看更多>输变电工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