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市场正文

风电全产业链发展布局加快 智能化等被引入

2015-07-13 14:17来源:中国电力报作者:冯义军关键词:风电机组智慧风场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们目前已经形成完备的风电设备制造产业体系,风机整机厂家30家左右。2014年全球设备制造企业装机前10名中,我国有4家企业。到2014年底,风电累计出口937台,总容量176万千瓦。出口国家扩大到美国、澳大利亚等28个国家和地区。”在近日国资委《能源》杂志举办的“能源中国行——风电装备制造行”活动中,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王红芳向记者介绍道。

对于风电业内的发展,近几年已完成重大蜕变和创新。龙源电力原总工程师杨校生向记者表示,技术方面,设备捕风能力提高了一倍,气动效率提高了20%以上,风能转换能力提高30%以上。完善了低电压穿越系统、变流和控制技术,电能质量大幅提高。设备质量也大大提高,可利用率都在95%以上。大机组研发取得重要进展,多种型号的5兆瓦、6兆瓦机组投入装机试验。智能化、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的理念迅速被引入到机组设计制造、风电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现代化程度大大提高。

海上风电有望迎来大发展

日前,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如东150兆瓦海上风电场正式动工,标志着全国首座近海风电场启动建设,预计2016年12月建成投产,年上网电量超过4亿千瓦时。

据了解,该风电场是目前我国第一个满足“双十”条件,即水深-10米以上、距岸10公里以上的海上风电项目,风机基础采用大直径管桩基础,为我国桩径最大、壁厚最大、桩长最长的钢管桩基础。由于长度更长、重量更大,其制造技术难度也更大。

作为“东道主”,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也成为了这座风场的设备配套单位,负责提供海上风机的基础桩、塔筒等部件。据介绍,江苏海力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拥有海上风机基础承载平台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不可能支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未来新能源中的风能、太阳能灯清洁能源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尤其是海上风电有望迎来大发展。”龙源电力原总工程师杨校生向《中国电力报》记者表示。

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将占一次能源消费的15%,风电装机达到2.5亿千瓦,相当于今后每年新增风电装机2000万千瓦,未来风电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经过了2014年的初露锋芒,2015年被认为是风电行业有望全面回暖的一年,不仅是陆上风电,海上风电也将迎来大发展的良机。之前,国家能源局印发《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2014-2016)》,列入项目共44个,总容量1053万千瓦。

这对于湘电风能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利好。2009年,湘电斥资1000万欧元,全资收购欧洲达尔文公司及其拥有的5兆瓦直驱式海上风机和相关专利技术,代表了世界风电技术发展方向。达尔文公司的加入,使得湘电风能的全球化战略加速推进。依托达尔文公司,湘电风能在荷兰率先建立了风电生产制造基地,并以此为原点向全球范围内辐射。

“公司5兆瓦海上风机的样机已经在荷兰风场、稳定运行了三年多时间,下半年将为福建海上风电项目提供10台5兆瓦风机,这份订单也是亚洲首份5兆瓦海上风机的商业合同。”湘电风能副总经理龙辛说。

“公司每年将收入的3~7%的用于研发。‘十三五’期间,公司将着力大功率风机、海洋风机以及低风速地区风机技术的研发。”三一重能研究院副院长李东告诉记者。

原标题:风电全产业链发展布局加快 智能化等被引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机组查看更多>智慧风场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