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中国能否抓住工业4.0的历史机遇

2015-07-21 09:00来源:光明网关键词: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物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德国制造一直以高技术高品质著称,德国人的严谨和执着打造了德国制造业的坚实的基础,而德国的以广大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将德国制造推向了世界的高峰,引领全球高端制造业几十年,经久不衰。

记者:工业4.0的理念是怎样一个历史机遇?

张鑫:工业4.0的理念由德国于2013年汉诺威博览会提出后,随即迅速风靡全球工业界,其核心观点认为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由蒸汽机的使用带来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由电的广泛使用带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由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广泛使用带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物联网的普及,人类社会迎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

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对此都非常重视,纷纷出台各项政策对此进行研究和推广,以迎接人类社会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中国政府反应迅速,于2015年6月3日推出了中国版的工业4.0纲领性政策文件《中国制造2025》。目的在于推动中国的制造业抓住这次历史性的机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水平和竞争力,从而进入全球先进的制造业国家行列。

记者:工业4.0的核心是什么?中国制造业企业为此是否做好了准备,是否有能力真正抓住这次历史性的机遇?

张鑫:工业4.0率先在德国提出不是偶然的,而是事物客观发展的必然。德国制造一直以高技术高品质著称,德国人的严谨和执着打造了德国制造业的坚实的基础,而德国的以广大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将德国制造推向了世界的高峰,引领全球高端制造业几十年,经久不衰。工业自动化领域一直由德国企业在引领,德国的装备制造业由此获益匪浅,一直在技术发展上走在世界的前列,并由此推动了德国制造业的整体提升。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它逐渐渗透到所有的生活领域和大部分工业产品中,越来越有效的网络和基础设施使得没有限制的信息交换成为可能,物与物联网以及物与人联网的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大规模推广物联网的时机已经成熟。而另一方面,工业产品的复杂性和个性化程度进一步增加,工业界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是进一步实现从产品到设计开发到产品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缩短产品上市时间,降低制造成本,提供大量丰富的产品种类,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从而实现高度灵活的大规模定制化生产。由此,德国工业界率先提出,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制造业,使信息技术与应用于生产制造的自动化技术深度融合,形成具有全新功能和特性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从而给工业生产带来一次新的革命,这就是工业4.0。而工业4.0的核心是实现智慧工厂。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在追踪德国工业自动化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在传感器技术和控制系统方面已经到达或接近德国一流企业的水平,在基于中国本土市场发展起来的企业中处于绝对领先的水平,成为中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无可争辩的领军企业。近年来,宜科不仅在追踪德国的最新技术发展,也勇于创新,在某些领域实现了超越。由宜科自己研发的IP67现场级智能I/O系统Spider67于2014年5月正式向市场发布,实现了在这一领域对德国先进技术的超越。2015年,宜科推出了支持CC-Link国际工业现场总线通讯协议的Spider67网关,实现了在CC-Link领域里全球范围内的第一次创新。

原标题:中国能否抓住工业4.0的历史机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工业4.0查看更多>中国制造2025查看更多>物联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