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中国能否抓住工业4.0的历史机遇

2015-07-21 09:00来源:光明网关键词: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物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通过创新实现跟随并寻找合适时机进行超越,是宜科制定的长期基本发展战略。德国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有一串名字响亮的领军企业,日本也有几家,甚至韩国也冒出了一家正在成长的企业。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如果没有一个自己的有世界影响力的工业自动化领军企业,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这项任务要在我们这一代完成。

记者: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我们该如何行动?

张鑫:针对德国工业4.0的提出和发展,宜科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实际上,多年来宜科已经在中国市场践行工业4.0的理念。除了不断开发支持工业4.0的智能化产品,如现场级智能I/O系统Spider67,支持物联网技术的超高频(UHF)RFID系统,支持智能物流的PTL系统和支持工业4.0的远程无线通讯产品等,宜科还投身于工业4.0智慧工厂解决方案的实践,参与实施了很多具体的工业项目,为许多工业企业实施智慧工厂解决方案。拥有100多名工程师的宜科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团队,近年来在汽车整车制造和汽车零部件领域实施了大量智慧工厂项目,业务领域涵盖汽车整车制造的四大工艺和汽车零部件的汽车天窗、座椅、转向器和动力总成等多个领域。在汽车整车制造方面,宜科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被德系三强(大众/奥迪、宝马、奔驰)都认可的电气和管理信息系统供应商。

2013年,宜科被行业权威媒体德国弗戈集团《MM汽车制造业》评为“中国汽车制造业优秀装备供应商50强”。宜科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执行系统(MES)已被应用于多家整车制造企业和汽车零部件企业。该系统被认为是打造智慧工厂解决方案的核心管理系统。

按照宜科的理解,智慧工厂应该是数字世界(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现实世界)的无缝融合,是一个由产品、生产产品的设备及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组成的相互交织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可以进行信息的实时交互,数据可以自由地流通,从而实现产品和设备之间、设备和车间管理之间以及车间和公司管理层之间的双向信息流和数据协同优化。这一优化过程体现在从产品设计开发到生产规划和实施及服务的全产品生命周期之中,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生产制造,从而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对生产灵活性和生产复杂性的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与之前的工业3.0时代相比,这是革命性的的变化和飞跃,是一次真正的新的工业革命。

宜科如何为工业企业实施智慧工厂项目呢?我们首先从规划入手,对企业当前的生产制造现状进行调研,摸清客户的工业化的发展程度,然后结合工业4.0的发展目标提出为企业实施智慧工厂的综合整体规划。然后可以根据企业的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水平和投资能力分阶段逐步展开实施。自动化技术的实施其实是工业3.0的任务,中国很多企业在这方面还要补课。信息技术的导入和实施是实现工业4.0的基础。这其中的关键是智慧工厂管理信息系统的导入,它是将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关键切入点。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解决方案,而是要根据不同行业应用甚至是不同企业的具体生产工艺方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给出个性化的优化方案。智慧工厂并不是无人工厂,工业4.0物理信息融合系统无法独立的完成产品的设计、制造和设备的生产,而是要在人事先设定好的优化准则框架下展开工作,它的“智慧”是人赋予的。所以人的作用仍然是不可替代的,而且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实施智慧工厂解决方案的企业重视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主动积极参与到智慧工厂项目的实施中去,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相关阅读:共建智能制造生态圈 鼎捷“互联网+工业4.0战略”发布

原标题:中国能否抓住工业4.0的历史机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工业4.0查看更多>中国制造2025查看更多>物联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