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市场电改评论正文

【深度】中国电力改革背后的势力角逐(附美日欧电改经验)

2015-07-22 08:15来源:财新-无所不能作者:陈曦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电力市场化电网公司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电力企业电改前后的利益博弈

1发电公司 :

这里特指的是国家公营的五大发电集团。电力改革前,五大发电集团形成寡头垄断,由于电力供应滞后于经济发展,一直以增大投资建设为主要发展目标,企业负责人多有任职电网公司经历。

电力改革竞价上网后发电企业的竞争策略会受到监管规范程度的影响。当监管不规范时,发电集团可能会形成市场势力,通过调低发电出力造成缺电,制造网络阻塞等方式获取超额利润。只有在监管规范时且供大于求时才会以争取多发满发,形成良性竞争。

2电网公司:

电改前,电网公司是各环节中最强大的市场势力,甚至延伸到上下游其他辅助环节。电网公司在提高电力使用率、保证电力供应安全性可靠性的历史进程上作出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利润来源渠道众多,既有电力销售收入,也有控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金融投资等其他收入。在实行主辅分离后,情况有所改变。投资建设边际收益降低,科技投入实际转换效率不高,体制僵化和人才浪费等情况也制约了电网公司的发展。庞大的养老福利体系和公司利润来源渠道的收窄构成了阻碍改革的力量。

电改后,电网公司的利润主要来源是输配电过网费,投资受成本制约,有可能出现因电网发展投资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改革后电网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降低等问题,从而导致电网安全事故发生或可靠性降低。

3调度中心 :

日美欧发达国家调度中心多为独立运行机构ISO,直接由能源管理部门委托开展工作。调度中心的公正独立是保证市场竞争主体获取透明重要信息和合理方案得以实施的的前提条件。本次改革调度中心并未独立于电网公司之外。因此电网公司仍然对电源上网与电力传输路径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决定权。

4交易市场:

我国电力交易市场隶属于电网公司。国外电力交易市场通常也为ISO。由于电力商品是期货且不能大量储存的属性特点,通常交易合同被分为远期合同,日前合同与实时合同。从国外经验来看,一般远期合同占到总体电力合同的 80%以上能保证电力稳定供应。加州首次电改失败就是因为过于相信市场化竞争,实时合同占据比例过大,导致了电力危机。

5售电公司:

售电公司的存在形式可分为具有特许经营权的配售一体公司和跨区域售电公司。跨区域售电公司以日本的特定规模电力企业PPS为代表,PPS没有自己的电网,而是借助电力公司的电网向大宗电力用户供电,随着大宗电力用户的门槛逐步降低,PPS与当地的配售一体公司形成充分的竞争关系。由于PPS通常是专业的能源服务类企业,其优质的服务水平以及其相对低廉的经营成本已日益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除此之外,电厂直售业务受到地域和环保问题的制约使用有限。

6新能源企业:

新能源企业具有最强大的内生动力期盼改革的顺利推进以改变其现在的弱势地位。由于大规模光伏或风能上网需要电网公司审批通过。目前新能源发电因一次能源不能大量储存、发电不稳定和谐波低电压穿越等先天特性与技术痛点而导致的发电成本高、需配置昂贵的无功补偿装置、增加调度工作负担等问题而受到擎肘。大规模弃光、弃风的现象依然存在。新能源企业最接地气,已广泛用作城郊居民用电的重要来源。但大容量储能问题未解决之前对大宗电力用户实现微网孤岛运行尚不现实,需要电网作为后备又受到冷眼相待实在有些尴尬,但随着技术发展与改革推进该类企业具有广大的发展前景,或许会形成新的业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电力市场化查看更多>电网公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