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市场正文

核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前景

2015-07-27 09:47来源:军民结合推进司关键词:中核集团核电建设核能发展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今年是我国核工业创建六十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批示,指出核工业要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坚持和平利用核能,指出了核工业军民融合的发展方向,从强国强军和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指明了核工业新时期的发展道路。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当前,我国核工业正处于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要求,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动核工业实现富国强军的双重使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核工业从1955年创建以来,经历了从以军为主到军民结合的两个“30”年。核工业的第一个30年以军为主,取得了“两弹一艇”辉煌成就。第二个30年,核工业逐步实现军民结合,重点转向为国民经济服务。通过30年发展,我国核电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在运核电机组26台,总装机容量2442万千瓦,世界排名第5,但2014年核电发电量占比仅为2.4%,在有核电国家中排名第27位,远低于14%的世界平均水平;在建机组24台,总装机容量2625万千瓦,占世界在建总装机容量的36%,居世界第1,核工业军民结合的局面基本形成。

核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前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核工业迈入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明确核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国家战略核安全是核工业新的、更高的历史使命,核工业在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核工业是典型的军民融合产业,核技术具有军民两用特点。舰艇核动力的技术与核电反应堆技术在反应堆堆芯、燃料组件、安全防护、放射性废物处理,都采用相同或十分相似的工艺。铀资源和核燃料,从铀矿勘查采冶、纯化转化、浓缩到核燃料元件生产,都是军民两用的基础环节。核科研开发、核安全、人才、后处理、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等是军民两用的。装备制造、仪器仪表、仪控系统、材料、化工等配套领域也军民通用。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核工业未来的重大战略,发展前景广阔。

核军工方面。当前国际核态势日益复杂,美、俄等大国不断优化核力量,我国面临空前挑战。在核军工的基础和能力方面,美俄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以确保领先水平。据报道,未来30年美国将投入1万亿美元用于维护、提升核能力。俄罗斯总统普京去年8月提出了总额为20万亿卢布的计划,更新现代化装备,其中主要是用于核武器装备。

确保战略核力量的可靠性和有效威慑,数量和质量都十分关键。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设强大核工业,巩固核大国地位。

核能方面。核能是我国能源多元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化石能源中的主力能源。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缓解环境压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创新型国家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核电是满足我国电力需求,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2014年,我国人均用电量为4040度,约是美国的1/4,不到日本的1/2;人均年生活用电量507度,约为美国的1/10,日本的1/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用电量增长的需求巨大。核能是大国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普遍选择,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建有核电站,并将核能作为能源结构的重要部分。能源资源匮乏的国家对核能发展尤为重视,如法国核能发电占比达到77%,韩国为30%。即使能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如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甚至阿联酋、沙特等中东国家,也在大力发展核能。1千克铀-235释放的热量相当于2700吨煤,一座百万千瓦核电机组一年的燃料仅需要20~30吨,几辆卡车就可以运输,相同装机的火电站每天需要上百节火车皮。核能作为我国非化石能源中的唯一可大规模利用的替代能源,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核能是优化能源结构、减排温室气体和解决能源污染的有效手段。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已经难以为继,2014年,我国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约为65%,远高于27%的世界平均水平;消费量约为35亿吨标准煤,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一半。煤炭导致的雾霾问题也已成为国家之痛,环境承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能源结构亟待调整。核电几乎不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和氮氧化合物。2014年,我国核电发电1238亿度,与同等发电量的煤炭发电相比,核电节约标准煤5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亿吨,减排效果十分明显。要兑现雾霾治理的承诺,优化能源结构,实现非化石能源比重的目标,核电不是选项,而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然要求。

同时,核能是助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核能产业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世界核强国都十分重视核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争占领核科技领域的制高点。开发更加先进的核能技术是确保核电安全发展的保障,按照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核电技术开发和工程建设,完善先进的核燃料循环体系,是核工业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核级设备要求高、难度大,发展核电对提高材料、冶金、化工、机械、电子、仪器制造等几十个行业的工艺、材料和加工水平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有助于推动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

核电走出去方面。核电走出去已成为国家战略,核电已成为国家新名片,这对带动装备制造业走向高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意义重大。以出口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为例,设备设计、制造、建安施工、技术支持均由国内提供,单台机组需要8万余台套设备,国内可有200余家企业参与制造和建设,可创造约15万个就业机会。出口价格约3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30万辆小汽车出口价值。如果再加上数十年的核燃料供应、相关后续服务,单台机组全寿期可以创造约1000亿人民币产值,核电出口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作用十分明显、潜力非常巨大。

福岛核事故后,全球核电发展在曲折中前进,目前已呈现出加速回暖的态势。从国际核电市场需求看,共有72个国家已经或正在计划发展核电,其中有核电并继续发展核电的国家有27个,无核电但正在开发核电的国家有17个,其中越南、白俄罗斯、阿联酋等国的首台核电机组已开工建设,无核电正计划发展核电的国家有28个。到2020年全球将新建约130台核电机组,到2030年前这一数字将达到约300台,国外核电市场前景广阔。

中核集团作为唯一出口过核电机组并实现批量出口的企业,已经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已成功向7个国家出口了4台核电机组和8台核装置。近年来,中核集团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已经签订了2个出口合同,5个合作框架协议。今年2月,我们与阿根廷签署了1台压水堆核电站合作建设协议。同时,我们正在与埃及、英国等多个国家开展核能洽谈合作。2020年前,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将在海外有多台机组开工建设。

当前,世界核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给我国核电走向世界,引领国际核工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从传统核电出口强国美、法、德、日、俄等五国情况来看,美、法国内市场小,不足以支撑本国核工业持续创新发展,企业业绩持续下滑;德、日因本国的核能政策而导致核工业一蹶不振;仅有俄罗斯核工业企业势头十分强劲,但目前俄罗斯经济、外交影响力下降,本国装备制造业水平相对落后,核电走出去也受到影响。我国经济实力、外交影响力、产业配套能力越来越强,国内核电正处于产业规模化发展期、技术创新的加速期,这正是中国核工业走向国际的大好时机。只要抓住这一机遇,我国将成为世界核强国,进入第一阵营,引领世界核工业的发展。

核技术应用方面。核技术应用是核科学在各个领域技术的应用,汇集了当前最新的尖端技术,是社会现代化的标志。据统计,美国和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GDP) 中核技术的贡献约占3%~4%。2010年,美国核技术产生的年产值约为4000亿美元,日本约为800亿美元(不包括核能)。而同年,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约1000亿人民币,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我国核技术应用潜力巨大。未来核技术应用将在材料改性、农业与环境、测量技术、公众安全、核医学等领域有更大的发展,这将成为核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原标题: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 钱智民: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动核强国建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核集团查看更多>核电建设查看更多>核能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