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观察】能源互联+智能电网伴奏最美旋律

2015-07-27 10:27来源:阳光工匠光伏网作者:陈文彬关键词: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电力系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关于支持加快太阳能光电建筑(BIPV)应用的政策解读(财建﹝2009﹞128号,财政部2009年3月23日发布)。

BIPV建筑所发电量可自发自用,减少了电力输送过程的费用和能耗,降低了输电和分电的投资和维修成本。BIPV系统除可以保证自身建筑内用电外,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向电网供电,舒缓了高峰电力需求,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还能杜绝由一般化石燃料发电所带来的严重空气污染,这对于环保要求更高的今天和未来极为重要。

BIPV仅为绿色建筑中能源利用的一种模式,未来期待更多方式融合在绿色建筑中。能源互联网中,绿色建筑也势必可以从中分到一杯羹,斩露头角。

二、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智电电力),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随着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的,特高压输电正在提上日程。数字变电站是当前电网智能化建设的热点,到2015年,国家电网将新建5,100个智能数字变电站,并改进约1,000个智能数字变电站。智能配电网是电力系统在十二五期间的建设和投资重点,也将是接下来“十三五”的重点,企业用户推行微网和智能用户端的技术对节能减排和支持电网削峰填谷的效能将十分明显。

智能电网的建设将利好以下几个方面:

(1)发电侧:可再生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可再生清洁能源发展

我国智能电网建成后,在大水电、大煤电、大核电的基础上,将实现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跨区域、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高效率输送,区域间电力交换能力明显提升。

智能电网将具备各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功率预测和动态建模、低电压穿越和有功无功控制以及常规机组快速调节等控制机制,结合大容量储能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可再生能源能源并网的运行控制能力将显著提升,使可再生能源成为更加经济、高效、可靠的能源供给方式。

原标题:【观察】寻找能源互联最美旋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电力系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