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微电网市场正文

微电网布局提速 倒逼电力体制改革

2015-08-04 06:21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作者:郭航关键词:微电网电力体制改革储能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能源微电网需要有强大的电源支撑,因此微电网的建设成本比较高,根据国际上的经验,欧美等国对新能源微电网项目均有不同程度的补贴,但此次发布的《意见》中并没有具体的补贴政策,这就要求微电网有效压缩成本,并且要与公共电网建立双向互动关系,灵活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因此微电网将倒逼整个电力行业进行改革,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微电网在国际上也处于起步阶段,而我国目前的电力体制仍不完全适应微电网发展的创新需求。下一步还需通过电力改革,进一步开放市场,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微电网建设。

储能产业迎来新契机

此次《意见》明确针对新能源微电网,通过示范项目建设来探索建立容纳高比例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发输(配)储用一体化的局域电力系统。就是对间歇性的风力、光伏等清洁能源,配备一定比例的储能系统,提升清洁能源的利用率,降低对输(配)电网的冲击。

一直以来,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由于较高的波动性,被斥为垃圾电而被电网限制接纳。在之后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政策指导下,电网基本放开对风光电力的接纳限制,随后带来了光伏和风电的高速增长。但是,这并没有改变风光新能源电力高波动性对电网有冲击影响的隐患,当前普遍地对光伏和风电的限发,也是本质原因之一。

宋智晨指出,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热度渐增,所产生的大量电力无法就地消纳,电力的输送就成为关键问题,新能源微电网的提出是“互联网+”在能源领域的创新性应用,有利于我国新能源乃至整个能源整体结构的布局和调整。微电网也是电网配售侧向社会主体放开的方式之一,符合电改的方向,将为新能源的发展创造巨大空间,也将为储能产业带来新的契机。

对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将风、光产业与储能产业关联互补起来,不仅为储能产业提供了一个保有量超过100GW的风光市场,也为蓬勃发展的风光产业注入了新的助推剂。

此次政策探索意义明显,针对新能源微电网运行模式,通过示范项目的申报和建设,推动电力市场化创新发展,形成完善的新能源微电网技术体系和管理体制。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本报记者,对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风电太阳能)来说,储能技术更为重要。分布式能源主要指建在用户端的能源供应方式,可独立运行或并网运行,按照用户多种能源需求,采用需求应对式设计的新型能源系统。这是可以将资源和环境效益最大化的分散式供能系统。由于可以降低输送环节的损耗,因此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也有专家认为,对于风力发电,如果装机比重在系统比例10%以下,传统技术可以基本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当风电装机比例超过20%,就需要储能手段来减少波动性与间歇性,避免对电网造成难以承受的冲击。因此,储能技术发展是可再生能源发电大规模并网的必须条件。

新能源微电网建设将促进储能产业发展,储能系统是联网型和独立型微电网的重要环节,帮助微电网实现能量双向流动。在分布式发电系统中,风电、光伏发电等间歇性能源因其自身波动性和随机性的特点,某种程度上成为制约新能源发展的障碍。储能环节能有效调控电力资源,可以对新能源发电进行削峰填谷和调峰调频,帮助实现其可靠稳定运行。由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拉动的国内储能系统(含电池)市场需求于未来5年将累计达到数百亿元规模。

原标题:微电网布局提速 倒逼电力体制改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微电网查看更多>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储能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