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电动汽车市场正文

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分析

2015-08-07 10:21来源:中国报告大厅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设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传统整车生产企业外,上下游零部件企业也纷纷加码投资,通过各种兼并重组的方式进场,据业内人士预计,201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领域涌入的资金规模达到上千亿元。

从某种意义上说,相较于此前的状态,传统车企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更为积极,大型生产企业不仅将目光着眼于新能源本身的生产,还在新能源分时租赁、充电桩建设以及产业链上下游都有了更深入的布局。这就意味着,车企对新能源的态度从以前的单纯听令于政府开始逐渐转向对市场潜力的深度挖掘。在种种因素的助推下,7月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进一步增长。工信部数据显示,2015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2.04万辆,同比增长2.5倍。

推广障碍重重

虽然整体涨势喜人,但事实上,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依然存有多重难题待解。一方面,由于各地政府地方保护政策的存在,使得新能源汽车市场割裂。各地的推广情况并不均衡。在一线城市,受免费牌照以及免购置税、不限行等各项优惠政策的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接受度明显高于二三线市场。就在前不久,上海、北京、安徽、长沙、武汉、河南等8省市陆续公布了201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推广成绩,其中,上海市销售并上牌的新能源汽车累计14547辆,同比增长888%,合肥、北京位居第二、第三,分别为9656和5091辆。在上述8省市中,武汉、芜湖等地推广数量分别不足800辆。从数据上看,新能源的私人应用对政策的依赖度依然十分高,以北京为例,在此之前,北京的新能源指标一直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而新的不限行政策出台后,电动车指标申请人数出现大幅上涨之势。据媒体报道称,截至7月底,报名参加8月份新能源指标申请的人数已经达到了7000余人,而到8月下旬摇号当天,新能源汽车申请人数或将会破万,以北京年新能源指标3万个每月2000余个计算,8月可能仅有1/3能如愿拿到新能源购车指标。

与此同时,从目前来看,虽然各家车企都纷纷进入新能源生产领域,但市面上的车型选择依然不够丰富。现有车型的情况严重滞后于消费需求。

不仅如此,充电设施的不完善以及充电标准的不统一仍然是新能源汽车落地的现实难题。2015年以来,随着民营资本的进入,国内充电设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快速通道,加之政策层面,有消息称,新能源充电桩标准也将有望在8月内出台。但这是否意味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将会进一步提速,还有待观察。

原标题: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分析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充电桩查看更多>充电设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