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韩晓平谈“互联网+”能源革命

2015-08-07 14:59来源:《地源热泵》杂志作者:智能电网关键词:互联网+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与各行各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能源等新兴业态发展成为经济领域的焦点话题。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为暖通空调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暖通空调行业是否也可以“+”,又能够“+”入哪些新元素?新常态下的“互联网+”将对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其中又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地源热泵》杂志7月刊“本期专题”栏目汇聚业界专家学者、企业家的观点,我们将重点讨论“互联网+”大环境下的暖通空调行业如何应用而生,以拓宽产业发展之路。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4年纪念日之际,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第一次在国务院文件上使用了网络词汇“互联网+”,并将其作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和“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引擎”。

“互联网+”成为国家发展新战略,每一个行业或企业都以空前热情推进自己的“互联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诸多的认识仍停留在“+互联网”,甚至希望以此进一步固化自己的既得利益,用了一个时髦词汇给自己的传统思维穿了个马甲。

为什么是“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为什么“互联网”在前?“+”号在后?在互联网普及之初,很多企业都做了自己的网站,都“+”了“互联网”。但除了一些互联网创新企业外,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用互联网改变自己的传统生产营销模式。直到阿里巴巴、京东商城、携程等企业将互联网与商业深度融合并取得巨大成功,互联网逆向整合传统产业,形成新的生产营销模式。至此,人们认识到互联网将引领各个产业的“提质增效升级”。“互联网+”的新概念也就应运而生了。

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逆袭,来自于互联网思维模式的颠覆性,这是一种革命性思维,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产业重塑,是从金字塔底座巨大基数的消费端和用户侧溯流而上,向营销、物流、生产、设计的逆袭。这对于传统行业,特别是对已形成巨大惯性思维和既得利益的企业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革命。

这一点尤其表现在能源行业。从人类驾驭火开始,能源技术进步始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推进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技术的改进和更替。今天,深受互联网革命的影响,以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标志的人类能源技术革命正在向互联网一样颠覆传统。而互联网革命的本质就是通过互联网消除了信息的不对称,赋予人们广泛参与的权利,通过用户主权让人民在互联网上当家作主。而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让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参与意愿,希望参与节能减排,参与清洁能源供应来改善自己和大家共同的生存环境,而这将借助于分布式能源、需求侧响应、智慧能源互联网和“互联网+”。

在工业时代,依赖煤炭和蒸汽机实现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依赖石油和内燃机以及电力形成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都因煤炭和石油资源局限在非常有限的区域,开采难度的限制,必须由大企业进行大规模开发转换才有经济价值。由此形成了工业史时代的金科玉律——规模经济,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规模成为企业、项目、技术和管理等追求的必然目标。这种规模经济带来的问题是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形成地位和利益的不对称,一些具有垄断性的大企业借助这种供需信息和地位的不对称维持自己的特殊利益,其结果是供需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导致系统效率低下,腐败横生。

原标题:韩晓平谈“互联网+”能源革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互联网+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分布式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