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记录】秦山核电30年发展史

2015-08-11 09:00来源:科技日报关键词:秦山核电核能利用核能开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翻开中国核工业60年来研发和建设的核能反应堆家谱,秦山核电的名字赫然在家谱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也是我国核电跨越式发展的历史缩影。

资料图:秦山核电站

今年5月7日,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首台示范工程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正式开工建设;6月10日,中国核电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沪市主板上市,成为我国主板上市第一家核电股票。一系列事件,标志着中国核工业在自主创新发展新阶段攀上了新的发展高峰。

翻开中国核工业60年来研发和建设的核能反应堆家谱,秦山核电的名字赫然在家谱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中国的核电事业起步于秦山、成长于秦山,核电“走出去”更是从秦山迈出了第一步。秦山核电的30年也是我国核电跨越式发展的历史缩影。

——实现突破——

白手起家开创历史

秦山一期于1985年3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1991年12月15日,自主设计建造的中国大陆第一座30万千瓦核电站成功并网发电,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实现了我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使中国成为继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瑞典之后世界上第7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

作为首座核电站,秦山一期不仅没有生产准备、运行管理经验,连参考电站、模拟机、参考文件体系和程序都没有,都是“白手起家”。秦山核电想方设法培养出了大陆第一批合格的高级操纵员和操纵员;通过机组调试运行过程,不断地暴露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运行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技术经验得到迅速提升,秦山核电通过持续的技术改造,逐步将原型堆电站营运管理成为安全运行业绩世界排名前四分之一的商业核电站。

秦山一期针对机组运行状况,持续不断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每年投入技改资金数千万元,平均每年完成技改项目130多项,使电站的设备系统可靠性、机组整体安全性和经济性得以大幅度提高。2010年,在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通过反复论证和持续不断的自主技术改造,将机组额定功率从310兆瓦提升到320兆瓦,每年可多发电1.2亿多千瓦时,到设计寿期末可多发电14亿千瓦时。作为国内首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本次功率提升为今后的机组功率提升和老化管理积累丰富经验,对后续电站的功率提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稳步跨越——

推进国产化产业化

从30万千瓦到60万千瓦,再到100万千瓦,自主创新的笃定意识和实际行动,始终贯穿在秦山核电“一步一个脚印”的跃升之路上。

2002年2月6日,秦山二期1号机组并网发电;2004年3月11日,2号机组并网发电。至此,在跨过了30万千瓦的第一个路标之后,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首座商用核电站两台65万千瓦机组成功落地,其被业界视为“我国核电国产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核电实现了三大历史性的跨越”,即实现了由引进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进而大幅度提高自主研制能力的跨越;实现了核电建设由行政安排到按市场经济运作的跨越;实现了由30万千瓦原型堆到60万千瓦商用堆的跨越,为自主设计、建造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打下了基础。

实际上,当时中核核电人顶着巨大的压力,自主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总体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通过对核电站300多个系统、20多万台设备、上百万张设计图纸的研究、实践,取得了包括核心技术在内的300多项技术创新和改进,从而在核电国产化道路上取得了飞跃式发展。

更值得关注的是,秦山二期在自主创新的版图上,应势注入了“国产化”的力量,国内核电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化发展也借此得到了进一步推进,这为后续我国核电设备国产化“树立了信心,铺平了道路”。

原标题:秦山核电: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秦山核电查看更多>核能利用查看更多>核能开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