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电力急先锋:电力改革何时落实?看国企改革倒计时

2015-08-28 08:37来源:北极星售电网关键词:国企改革电力改革电力急先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

2013年10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号角,会议对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将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及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提到了重要日程。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目的是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继续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推进国企改革要奔着问题去,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对地方国企而言,地方财税体系的重构将促使地方政府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国企改革中去。43号文《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将彻底改变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受到极大限制。而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使得原来的土地出让金收入的可靠性下降,地方政府急需通过国企改革盘活地方国企资产以补充地方政府的资金缺口。

国企改革将提高国企治理效率。1999-2001年大刀阔斧式的国企改革后,国企三年脱困,国企经营效率大幅提升。全国国有企业销售增长率在2001年触底5.7%后开始向上攀升,于2005年到达阶段性高点13%。2009年在“四万亿”刺激下,国企企业销售增长率从2009年的3.5%迅速攀升至2011年的17.5%,之后销售增长率快速滑落至2013年的7.5%。现在新的一轮国企改革有望再次激发国企活力,提升国企治理效率。

国企改革的六大亮点

临近落地的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将在以下几方面取得突破:(1)混合所有制改革;(2)管理体制改革;(3)薪酬体制改革和股权激励的推进。细化来讲,则有六大亮点:(1)国企分类监管;(2)国资管理变成国资委、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经营性国企三级;(3)经营性国企是混合所有制改革载体;(4)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取得突破;(5)国企资产证券化和混合所有制深度嵌合;(6)资本市场将是支撑国企改革的重要力量。

1、国企分类监管

国企分类方案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础,不同类型的国企将有不同的考核标准,国有企业将按照功能划分实行国有企业分类监管。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明确提到对国企实行分类管理的思路,在《决定》中,国企分为提供公益性产品或服务的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继续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和一般性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在国企改革顶层设计缺位时,《决定》中的表述引导了地方政府国企改革的思路。在已经发布改革指导政策的21个省市中,改革方案多数是按照这三类来划分的,即公益保障类、特定功能类、商业竞争类三种类型。

此前,由国资委制定的央企功能界定分类方案中,把央企分为公益保障类、特定功能类、商业竞争类三种类型:公益类如中储棉、中储粮等;特定功能类央企包括石油石化、电力、通讯等领域的18家央企以及11家军工企业;而商业竞争类共有77家。

2015年,已发布国企改革指导文件的各省市可能也将对国企改革思路进行微调,以便和中央的国企改革思路接轨。

2、国资管理变成国资委、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经营性国企三级

现在的国资委履行企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出资人双重职能,既管资产还管人、管事。审批事项涉及人事、战略、经营、财会、法律、党群等各个领域,亟待简政放权。

未来国资管理将从两级变成三级,在原来的国家资本监管机构与经营性国有企业之间系统性的加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形成三级架构。国资委将成为纯粹监管者,实现与出资者职能的分离。

3、经营性国企是混合所有制改革载体

国资委成为纯粹监管者实现与出资者职能的分离后,负责资本运营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将负责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新加坡的淡马锡将是可供借鉴的范本。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将便利的与其他所有制经济进行合作、运营公司,在经营性国有企业层面上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企改革查看更多>电力改革查看更多>电力急先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