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储能材料市场正文

企业抢滩布局上游三元材料 三元锂电池迎变道风潮

2015-08-31 08:00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作者:郝宁关键词:锂电池新能源汽车三元材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原为纺织服装龙头企业的众和股份,也积极谋求向锂电行业转型。2012年9月,公司增持厦门帛石2/3股权进军锂电产业链,目前已经完成资源端→锂盐→正极材料→电池成品的全产业链布局。旗下深圳天骄具备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专利和生产能力,目前,已经开始小批量供货。公司方面表示,拟在江苏建设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镍钴锰酸锂产业化基地,目标就是瞄准了三元材料在动力电池领域巨大的应用前景。

正极、隔膜受益弹性最大

除了原材料,细分领域的电解液、隔膜、正极、负极锂电池四大材料也将受益于三元锂电池行业的大发展。由于负极、隔膜、电解液等电池材料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更多的是受益于动力电池行业整体的增长而非三元电池的爆发。但2014年以来,正极材料产业整体出现了向三元材料转移的趋势,像当升科技(19.43 +6.12%,咨询)、杉杉股份等这样的大型锂电池材料供应商动作明显。当升科技是现阶段A股正极材料中最纯正的上市公司,覆盖三星SDI、比亚迪等国内外锂电龙头,将最大限度地受益于这一趋势。公司已经启动江苏当升二期工程建设,第一阶段将建成年产2000吨新型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杉杉股份计划投资30亿元开发国内最大的三元动力锂电池材料项目,目前正在进行产能建设。

三元材料动力电池未来将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主流发展方向,所用隔膜配套广泛采用湿法隔膜,但湿法隔膜一直是国内的薄弱环节,目前大部分要靠进口。作为我国动力锂电池隔膜龙头,同时也是比亚迪重点供货商的沧州明珠(13.25 +6.94%,咨询),在突破干法隔膜工艺的同时,也在积极进行湿法隔膜的产能布局。公司在去年定增2500万平米湿法隔膜项目基础的之上,近期再度宣布投资3.2亿元建设6000万平米湿法隔膜项目。

设备商看三元电池新增产能

随着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订单不断增加,动力电池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相关企业纷纷加快产能建设。而这又使得三元材料动力电池的生产设备商从中受益。

8月12日,上投摩根基金、工银瑞信基金、中信证券等38家机构组团调研次新股先导股份,这是公司自7月份以来迎来的第10批机构,而吸引众多机构关注的是其锂电池生产设备收入的高速增长。先导股份的中报显示,公司锂电池生产设备销售收入达1.17亿元,同比增长234.84%,占营业收入60%以上。有意思的是,由于与云计算、智能装备、锂电设备第一概念股等关键词相联系,其股价从今年5月中旬刚上市的28元一路狂飙至近期的最高点195.43元,甚至连“国民老公”王思聪的投资版图里也有它一席之地。

同样是在5月中旬上市的赢合科技,可谓是国内厂商中提供设备最多的公司,能够提供锂电自动化生产线上约2/3的设备。其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1.59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动力锂电设备业务高速发展,占比已超过50%。兼具工业4.0概念的智云股份(30.88 +8.81%,咨询),2014年年底收购吉阳科技51%股权,拥有自动化设备制造背景的吉阳科技与智云股份已有的自动化技术形成嫁接,迈入动力电池行业未来自动化生产线升级的“蓝海”。

可见新能源汽车的产销两旺开始传导到上游领域,体现的结果就是盈利能力的提升,因此不排除部分公司在业绩驱动下走出中线行情。不过,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对于整个锂电池板块来说更要警惕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比如多方资本介入后产能急剧扩张,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混乱,行业运行也会有不健康因素。此外,静态地看很多公司估值并不低,股价的升值空间已经不大。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在板块出现整体性行情的情况下,可挑选近期累计反弹幅度较低、技术形态较好的个股重点关注。

原标题:三元锂电池迎变道风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锂电池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三元材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