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深度】能源互联网 泡沫还是泡面?

2015-09-01 09:39来源:虎嗅网关键词:能源互联网国家电网新能源并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能源互联的火种到底掌握在谁的手中?

普遍的观点认为能源互联的火种不是掌握在传统能源企业当中,而是掌握在互联网企业手里。分析指出了BAT等巨头公司虽然在新能源市场上目前还处于劣势,但是在未来智能建筑、智能交通等将成为能源互联网和“能源云”最重要的终端资源,其次就是大数据的信息优势,再者就是目前互联网的成功以及互联网理念的正面影响。这些都导致很多人认为能源互联的革命火种掌握在了互联网企业手里。

这里面忽视了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为什么要进行能源互联?政府推动能源互联的原因是什么?

谈能源互联的概念以及落地实施是离不开能源改革的目的的。能源互联的概念首先诞生于电网领域,也被认为最易于在电网领域落地实施的,尤其是随着以分布式新能源为主的微电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能源互联的概念落地生根发芽指日可待了。但是从时下的电改方向看,管住中间,放开两端,依旧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电网垄断局面,新能源接入大电网的政策掣肘地方还比较多。垄断本质属性对于能源互联的概念是排斥的。政府推动能源互联的目的,实际上是电网在投资和收益关系中,在目前的情况下达到了一个犹如死水面的平衡。为国家建设和发展提供电力基本保障的大电网骨架基本形成,电网建设的经济增长点放缓了。引入能源互联,就等于引入了多种能源形式的并入,也等于多种性质的资本的投入。

能源互联的最大阻力来自于垄断?

为什么有阻力?一定是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受损了。

就电网而言,一般认为电网公司应当是能源互联的最大阻力,但是电改的管住中间、放开两端的基本方案并没有使电网公司利益受损,电网公司依然要收过网费,其输电网的投资建设、运行维护依然在电网公司的管辖之下,电网公司未来更像一个第三方交易平台,而且还是一家独大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应该说电网公司不应是能源互联的最大阻力源泉。

能源互联,不仅仅容纳的能源节点数量、类型增多了,而且让各个节点的信息发生了变化,更加丰富了、详细了,这就一方面让新能源新的形式接入到了大能源输入骨干上,参与到竞争中,一方面让一些劣质、低效率、高能耗的传统能源漏了底裤,恼火了。能源互联最大的阻力,在电力输送上,应当是那些以传统能源为主的发电公司,尤其在经济低迷、用电量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以传统能源为主的发电公司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的热情自然不减。当然,发电公司与电网公司的矛盾在原有的电力结构和交易下属于内部利益矛盾,这次电改成果实际上也给发电公司寻找了出路,就是可以直接供电给大客户,直接发生交易关系,与电网公司可以接入多种性质的新能源相比,这也算是一种安抚、补偿。之所以目前情况下,二者的热情都不高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原有的基情就挺好。

原标题:能源互联,泡沫还是泡面?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国家电网查看更多>新能源并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