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访谈正文

中国制造 2025:建设制造强国的行动纲领

2015-09-01 13:48来源:学习时报作者:李玉梅 兰文飞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智能制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国制造业发展已步入爬坡过坎、由大变强的重要关口

记者:从您介绍的全球趋势看,我们确实要加倍努力以融入这些大变革大趋势中。根据你们的判断,当前我国的制造业正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苗圩:可以这么说,我国制造业发展已步入爬坡过坎、由大变强的重要关口。

有一个数据可以说明。2011年3月份,美国经济咨询机构环球透视公司(IHS Global Insight)的报告指出,2010年中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达到19.8%,高于美国的19.4%,位列世界第一,这是继一个半世纪之后,我国重新回到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的位置。可以说,近现代以来几代中国人“制造业大国”的梦想已经实现。因此,可以说,我国制造业已经站到了“由大变强”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是,未来挑战也很大,还需要爬坡过坎。挑战也意味着机会,这就需要我们确立新的战略目标,制定新的行动计划。以上正是《中国制造2025》出台的大背景。

《中国制造2025》实施将加快制造强国建设进程

记者:介绍完大背景,可否请您就这一行动纲领的重点内容给我们做点解读?

苗圩:《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包括发展形势、“三步走”战略目标、九大战略任务和十个突破发展的重点领域,以及战略支撑和保障四大部分。我这里重点介绍“三步走”战略目标。

通过对美国、德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的比较分析,我们认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强与弱,主要从产业规模、产业结构、质量效益、持续发展能力等几个方面来判断。目前来看,世界制造业大国大致分为三个方阵:美国处于第一方阵,德国、日本处于第二方阵;中国处于第三方阵。再统筹考虑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基础条件,我们在《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了建设制造强国的“三步走”战略目标。

具体来说,到2025年实现第一步的战略目标,也就是说制造业发展水平接近德国、日本实现工业化时的水平,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迈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到2035年实现第二步的战略目标,在第二方阵中处于领先水平,制造业竞争力明显提升,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实现第三步的战略目标,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一方阵,也就意味着真正成为世界一流制造强国。

记者: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主线是什么?

苗圩: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样一条主线,那就是要将两化融合贯穿于制造强国建设的全过程。所谓两化融合,就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党中央准确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站在历史和现实的高度,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新时期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重塑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做出过重要批示,强调要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在《中国制造2025》中,我们坚决贯彻中央的这一战略部署,坚持把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这条主线贯穿制造强国建设的始终。

记者:这些战略目标战略步骤都非常好,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怎样保证它们有实施的动力,从而在预期的时间里实现?

苗圩:我们正在着力增强两大动力:“创新动力”和“改革动力”。

原标题:中国制造 2025:建设制造强国的行动纲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制造2025查看更多>互联网+查看更多>智能制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