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技术正文

盘点:工业互联网的九大核心技术

2015-09-01 14:16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关键词:工业互联网工业4.0物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5、工业互联网的系统安全

这个话题极其重要,但是在今天一波一波的热浪当中,大家似乎并没有把它做成一个重大的事件去看、去分析。实际上一系列的安全事件在不断发生。这些年最有名的事件应该是2011年轰动一时的伊朗政府指责美国和以色列编制的木马软件,这个软件通过西门子的核电控制系统SCADA,切入到伊朗核设施当中。这些软件被用来设计攻击管理软件。这种木马病毒被伊朗政府称为数字制造导弹,这些事情或许没有他们讲的这么严重,但是这些事情给我们做了非常重要的安全提示。

在工业互联网逐渐兴起之后,真的要在企业包括跨企业之间获得普及,安全问题必须解决。设想一下,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仅关系重大的这些设备,基础设施,即便像智能家居、智能汽车这样的领域,都会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和隐私隐患。

要改变这个系统安全的现状,有几个角度。第一是介入设备本质安全。也就是说设备的本身是以工业用途为使用目的的,而不是获取信息,或者是黑客行为为目的。它需要非常高的安全认证级别,这一方面各个标准联盟可以为自己的接入设备进行安全的检验和授权,就好像通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安全认证一样。

第二个就是关于网络的安全。信息的获取和数据的安全必须制定严格的规范,并且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严加防范。对信息的获取和篡改是很多网络攻击的首要目标。在工业互联网时代这些信息不仅分布在云端,而且也存在于遍布各地的超级计算终端、移动互联终端乃至传感器,因此如何加强软件保护,保证安全级别的可靠就极其重要。

第三个就是有较完备的系统安全应急措施,也就是说当系统受攻击,失效乃至崩溃的时候,要有强大、快速的应急方案和系统恢复方案,使原有的系统可以正常运行,而不至于失效,在这一方面显然我们还远远没有准备好。

6、机器人改变工业流程

这个话题是时下最热门的工业话题了。机器人出现在工业界是上世纪60年代,世界上第一代机器人就是美国发明的。因为美国当时面临严重的就业压力,以及公会强势的抗争,使得美国企业在使用机器人方面非常的谨慎,没有进入到大规模使用的阶段。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日本汽车工业迅速崛起之后,才使得美国企业和欧盟企业大量使用机器人来改造原有生产线。今天日本是拥有机器人最多的国家,日本全国每万人机器人使用量高达332台。

这是2012年的统计数据,当时德国的使用量是273台,德国是欧洲使用量最高的国家,而我们国家当时的情况只有十台。当然这两年中国的机器人使用和发展应该是非常快速的,相关的企业都在引进、制造机器人。像富士康公司已经宣布在2014年就实现了关灯生产这一目标。这在劳动成本居高不下的沿海地区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在中国的沿海地区每年劳动力薪酬上涨速度高达15%以上,机器人每年的价格又大幅下降,所以这就使工业机器人大行其道。

但是机器人在中国面临着一个困境,就是大量的高端机器人,还都是全球几大品牌的天下。主要在日本和欧洲的公司手里。一些核心的技术,软件也不是在互联网,而是在基础的减速器、控制器、数控系统,这些领域是传统的工业和智能化的硬件,嵌入式软件的天下。像减速器这一领域,中国都需要进口。而国外公司在这一轮竞争当中采取新型策略,关键部件对中国企业采取高价措施,使得中国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原标题:盘点:工业互联网的九大核心技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工业互联网查看更多>工业4.0查看更多>物联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