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输配电智能用电评论正文

【新电改】电力需求侧管理:成熟电力市场的前提

2015-09-07 08:36来源:深度能源观察作者:朱成章关键词:电力需求侧管理电力市场发电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导读:适应能源、电力发展要求的市场和技术环境改变,电力需求侧管理(DSM)和电力需求侧响应的概念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当今的新形势下,已经不能用传统的内涵和外延来认识DSM,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能源发展、电力发展已体现新的特征、新的需求,这是DSM从美国传入中国之后20多年来,需要重新研究DSM的基础和出发点。

相关阅读:电改给电力需求侧管理带来了哪些机遇?

需求侧管理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

电力需求侧管理(DSM)发脉于美国,几乎与开始用电同时产生。19世纪90年代,世界上第一座商用发电厂在纽约珠街建成,当时电厂唯一的作用是照明,用电高峰在夜晚,用电低谷在白天,于是发电厂向电力用户推广电动机等白天使用的电力设备,以提高发电设备利用率,降低发电成本,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益。这是DSM最早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0世纪70年代,第二次世界能源危机之后,需求方节约资源比供应方来满足需求要经济合理得多,DSM从美国传播到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很快风靡世界。

1990年,当时国家能源部组织的考察团去美国,旧金山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向代表团介绍了美国开展DSM的情况,我记得当时美国专家举了一个DSM的实例:他说用节能灯替代白炽灯,一个10瓦的节能灯泡代替60瓦的白炽灯可获得同等的照明效果,但可以节省50瓦的电能,如果同时率为1,那么20个节能灯每只灯为20元人民币,20个节能灯花400元钱就可以节省1个千瓦的电能,如果不搞DSM,由供方资源来满足这1千千瓦,至少要8000元人民币(发电厂加输变电设施),使用节能灯可以获得20倍的效益。除了节省投资以外,还可以节约电费支出。

DSM的目标在于按照电能合理、高效使用,在最小费用下减少用户的用电量、用电需量要求(即负荷要求)。在当时主要电源是火电、水电和核电的情况下,为了求得电力系统最大的经济效益,要求尽量把负荷曲线拉平,故采用削峰、填谷、负荷转移、战略节电、柔性负荷形状等措施。为了削峰、填谷,就得有白天尖峰电价、分时电价、深夜低谷电价、丰枯电价,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推行DSM的办法。

DSM发脉于市场经济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有利于DSM的应用和推广。我国电力工业正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党的十八大提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指导思想,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这些都将有力地促进DSM的开展。

新能源对电力需求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DSM是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条件下需求侧管理,电源是煤电、气电、水电和核电,只有水电具有季节性、随机性,需要煤电和气电配合运行,所以需求侧管理除了节电之外,主要是移峰填谷,降低峰谷差,拉平负荷曲线,减少最大负荷,以节省装机容量。新的DSM是在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电力,特别是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电力,电源由以化石能源发电为主向着非化石能源为主转化的新形势下,电源不同对DSM的要求也不同,DSM就要相应变化。

化石能源电力和非化石能源电力有很大的差异,化石能源电力的调节能力强,省电力就可以相应地省能源,故有电的百多年来,都采取供应适应用电需求。非化石能源如水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在既有的发电能力下,少发电并不能节能,最好有多少电都能吃光喝尽,否则就是弃水、弃风、弃光,白白浪费电力,所以非化石能源电力,最好是用电需求适应供应,这就给电力需求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电力供应的可能用电。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需求侧管理查看更多>电力市场查看更多>发电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