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中国制造加快“绿色转型”

2015-09-08 08:49来源:经济日报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绿色制造智能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绿色制造已成为“中国制造”的发展方向。那么,如何在当下水平参差不齐的制造业内部推进绿色发展?这就要求传统制造业与新兴产业结合,通过绿色化改造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走绿色化、智能化道路;全面推进绿色科技创新,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在原料选择、生产工艺、绿色消费、循环利用等环节进行整体设计——

汽车业要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钢铁业要构建绿色工业体系、煤炭业要推进清洁高效利用……工信部日前发布的一系列文件都表明,绿色制造正成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在《中国制造2025》中,‘绿色’作为一个关键词出现了46次。”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透露,工信部正在组织编制《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方案》,通过实施传统制造业专项技术改造、开展绿色低碳产业化示范等措施,到2025年基本建立起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绿色制造体系。

绿色发展谋出路

尽管是制造大国,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模式依然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模式,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对资源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统计,去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42.6亿吨标准煤,其中70%左右就是工业能耗。在目前的工业排放中,二氧化硫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89%,氮氧化物占全国总排放量的69%,烟尘、粉尘排放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85%以上。

“推进我国制造业绿色发展已到了非常紧迫和关键的时刻。”高云虎表示,我国制造业总体上处于产业链中低端,产品资源能源消耗高,劳动力成本优势不断削弱,加之当前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下行压力较大。在全球 “绿色经济”的变革中,要建设制造强国,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迫切需要加快制造业绿色发展。

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已有积极成效。“十二五”前四年,我国工业能耗累计下降21%,工业水耗累计下降28%左右,基本实现了“十二五”预计目标。

高云虎认为,钢铁、建材、造纸等行业资源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未来几年将出现拐点,进入发展的平台期。这正是实施结构调整、推进转型升级的难得历史机遇,不能再以简单的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张去实现发展,而要大力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生产能力更新和绿色化。

绿色标准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又一利器。欧盟实施绿色工业发展计划,美国瞄准高端制造业、信息技术、低碳经济。《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25年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确定了4个定量指标。“从这些指标来看,绿色制造任务十分艰巨。”高云虎说。

传统新兴须结合

如何在我国水平参差不齐的制造业推进绿色化发展?高云虎表示,要把现状和未来结合起来,对传统制造业进行绿色化改造,对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则要从一开始就推动高起点、绿色化的发展。

“传统制造业正加速走向绿色化、智能化。”山东泉林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洪法表示,泉林集团已投入30多亿元致力于秸秆清洁制浆造纸循环经济的研究与开发,以突破环保瓶颈,未来还将投入更多。

高云虎认为,我国工业结构整体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能源、资源的消耗主体也是传统工业。因此,传统工业的绿色化改造是重中之重,把传统制造业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尽快降下来是当务之急。

原标题:中国制造加快“绿色转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制造2025查看更多>绿色制造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