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谁”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

2015-09-21 17:36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最后我想提几点建议:

第一,要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我认为从国家高层、产业界都认识到这个问题,马上两个指导性的文件发布之后,我认为很多的原则都确立了,有待于下一步细化政策的落实。

第二,希望能够加强充电基础设施的顶层设计,根据电动汽车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策略和政策。另外,对不同用途的车辆应该制定不同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路线,私人用的,共同服务设施用的,包括充电基础设施的这种布局,都应该有一些基本的原则指导。

第三,非常重要的一个,就是出台国家方面的财税激励政策。我们对电动汽车的发展,国家财税补贴,从全球上来说最强的,中央财政+地方财政,现在是最强的,但主要集中在车辆。现在车辆的直接购买补贴已经,有的产品已经覆盖成本,已经过补贴了,但是我们在基础设施上没有直接的补贴,只是根据示范城市在基础设施投入的强度给予适当的奖励,而且这个奖励非常非常低,还很难落实到具体的投资商身上。我们现在2016—2020年国家对于车辆的补贴政策已经明确了,但是仍然对基础设施没有。所以我们建议,在基础设施上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央财政甚至地方有一个补贴的政策。

第四,实施统一的标准和认证。而且我们也认为在中国强制性认证可能更容易操作,如果第三方的认证也应该跟补贴挂钩,现在标准应该说已经很快会完善了,下一步就是说在认证和监管方面建议大力推动充电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因为刚才说的,不同的厂商、不同的区域更是这样的,相互分割,利用效率很低,也不利于可持续的这种经济规模的形成,也是资源的一个巨大的浪费。所以我们建议,能够尽快建立以实现车桩金融、信息共享、规范监控、方便支付这样目标的区域示范,逐步向全国推广。

第五,推动政策衔接和管理规范的完善。最主要我们建议要建立一个充电桩建设的一个指导手册,像美国,对不同的对象,包括个人用户,业主、建设商,包括政府部门,有专门很详细的手册、流程,我们现在任何一个充电桩的建设都是个案,都得重新走流程,这个应该说下一步国家会指导意见发布以后手册、指南会很快列入到计划当中。

第六,培育规模化的企业,或者是跨区域的集团化的经营,这样有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七,希望能够开展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和可再生能源以及智能电网的融合的前瞻性研究和示范,今后电动汽车的发展肯定跟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利用、智能电网甚至智慧社区是相辅相成的。

原标题:“谁”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充电基础设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