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电力行业舆情年度报告(2015)

2015-10-09 07:41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电力行业火电电力体制改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行业舆情特点

1舆情集中度高,改革与发展是主线2014年,国企改革进程稳步推进,能源企业积极参与,同时能源结构调整深化,电改大刀阔斧前进。新的电力改革方案已获得国务院原则性通过,电改进入实质性阶段。舆论对于能源国企改革及电力体制改革的关注较为集中。

2014年是电力改革的破题之年,年初国家能源局印发的《2014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尽快出台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意见,积极支持在内蒙古、云南等省区开展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并积极推进电能直接交易和售电改革。

4月,云南直购电试点输配电价获批。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深圳市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方案》,正式启动我国新一轮输配电价改革试点。12月,《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获原则性通过,电改新起点引发的关注空前。

2舆情传播渠道广,新媒体威力尽显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2014年舆情信息传播更为便捷,传播范围更广。在传统媒体、网路媒体的基础上,微博、微信、掌上APP等传播影响力增强,信息传播途径缩短,时效性提升。

这些传播平台的涌现,推动一对多、多对多的传播方式成为主流,热点事件影响力、渗透力增大,在微博、微信中体现更为明显。传播增速的同时,信息可读性也有很大提升,与网友互动也更为方便高效,民众看法能在互动中直接传达,信息传递效率提升。

目前,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掌上APP几乎成为电企必备的信息传播平台。电力信息传播时效性更高,互动性强,电企通过这些传播平台,可以及时有效传递宣传信息,增加与公众互动,构建网络信任。

3舆情传播速度快,负面危机事件影响大2014年负面舆情中,有较多节能环保、腐败及电建项目危机事件发生,这些信息一般通过网络举报、媒体曝光、小道消息等途径爆发,传播速度快,传播渠道广泛,涵盖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多种类型,舆论关注力度大,在微博、微信中有众多网友参与,强大的网络舆论场往往对危机处理形成压力。负面危机事件处理过程往往受到与舆论聚焦关注,后续影响也将持续很长时间。

反腐问题在2014年的能源领域再掀高潮,电力领域也是重灾区。3月、4月,三峡集团、华润集团腐败窝案相继曝出。反腐案件关注度高,传播时间长,之后,这些腐败案例会被写入相关报道及总结报告,他们将在网络环境中长久存在。

4舆情传播周期不一,受多重因素影响舆情传播走势受到传播平台、媒体引导、主体回应、舆论推动等因素影响。尤其是负面舆情爆发后的舆情主体回应情况,对舆情发展走向有直接影响。就传播内容来说,行业动态及政策信息多数发布在行业网站及综合网站的能源频道,业外报道并不算高,传播热度一般不超过一周。

而负面事件的传播过程中,舆情主体回应直接影响传播走向。企业负面舆情事件受关注人群广,传播媒体多元,此类事件一般传播周期为两周左右。

同时,不同传播媒介有不同的传播方式及影响因素。门户网站、行业网站、政府网站及企业官网是多数电力行业信息的传播源头,此类平台有传播规范化及权威性的优势,受众有较大的信任度,受外界影响力小。

微博平台中电力信息以碎片化传播为主,多数政策性及宣传信息引不起较大范围关注,引发的互动较小。但负面及质疑性信息,在微博平台中有较大的传播空间,信息传播往往在网友的参与关注中向前推进。

5舆情利益关联性强,个例容易影响群体除了被媒体大幅报道的企业舆情信息外,有很多负面舆情信息源于部分群体利益得不到维护或满足而造成的。由网络曝光的涉电舆情事件多数与用户利益相关,如果自身权益和合理诉求受到损害,或者得不到相应的重视,联系媒体报道、网络发帖曝光便成为其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旦网络信息发布,众多有相同利益需求的用户便形成统一战线,从舆论方面施加压力。在工程项目落地过程中,情况恶化者可能会形成群体性事件。比如农网工程推进过程中的青苗问题、水电工程中的征地补贴问题,以及突发性停电等问题,都极易引发个别用户网络投诉,网民迅速跟帖发表评论,各方言论汇集,便容易形成较大的舆论压力。

原标题:电力行业舆情年度报告(2015)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行业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