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中电联杨昆:新常态下电力直接影响能源产业发展 火电借力带来超过600亿元产业机会

2015-10-09 10:34来源:中电联关键词:煤电节能减排火电机组中电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是新能源发电快速增长,电源结构进一步优化。近年来,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快速增长,截至2015年7月底,并网风电达到10653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超过3000万千瓦,电源结构不断优化。《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分别达到2亿和1亿千瓦以上,新能源发展空间仍然巨大。当前,由于新能源发电装机的建设缺乏与电力需求、其他电源、电网的有效统筹协调,“弃风”“弃光”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2015年以来电力需求增速下滑明显,新能源发电装机增长较快,“弃风”“弃光”现象显得较为突出。随着特高压工程的相继投运、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以及调峰电源建设等多方面的措施,“弃风”“弃光”现象将逐步缓解。

电力发展要与装备制造业相协调

电力工业与装备制造业唇齿相依、互相依存,电力工业的发展为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市场和持续创新的载体,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电力工业安全、稳定、清洁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国电力工业科技创新与装备制造水平不断提高,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百万千瓦超超临界、大型空冷等大容量高参数机组得到广泛应用,水轮发电机组额定单机容量突破80万千瓦,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超过85%,核电装备国产化率不断提高。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加强二者的协调和互相支持。我国已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重大战略部署,电力装备制造业将是我国着力发展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要着力解决当前的问题,如新能源发电与电网和传统能源发电的统筹协调,有效缓解及解决“弃风”“弃光”问题。二是要与装备业加强沟通,促进智能电网建设不断发展,促进以电代油、以电代煤加快步伐和提高质量,在增加电力有效供应的同时,为装备业的更新换代提供支持。三是加强行业间的有效联系和沟通,共同为构建良好的法规、政策环境发挥力量。

中电联作为电力行业的协会组织,今后,愿与各能源行业兄弟协会一起,为促进能源行业间、能源与装备行业间的合作,促进能源电力行业的科学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原标题:中电联杨昆:新常态下电力直接影响能源产业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电节能减排查看更多>火电机组查看更多>中电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