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评论正文

小水电:有历史贡献更有现实担当

2015-10-15 09:53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小水电水电建设水电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具有综合效益,减排优势明显。小水电工程除了提供清洁的电能,还具有城镇防洪、农业灌溉、城乡供水、水产养殖和亲水旅游等多重功能。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小水电(径流式为主)全生命周期替代燃煤火电减排温室气体和PM2.5的因子为每千瓦时937-1019克和0.202克,风电为921-1013克和0.134克,太阳能发电为820-984克和0.131克。小水电的减排优势明显,减排PM2.5的效益是风力、太阳能发电的1.5倍以上。

四、客观看待小水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社会公众关注的小水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开发程度。截至2014年底,按电能统计,全国小水电开发率约41%,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电开发程度。目前瑞士、法国开发程度达到97%,西班牙、意大利达到96%,日本达到84%、美国达到73%。一条河流、一个区域建水电数量没有统一的量化标准,这取决于河流资源禀赋和功能,需专业论证和规范审查审批,在规划中明确。某条河流、某一区域水电站建设多少、疏密,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规划中体现。

2.关于河段减脱水。我国有些山区河流本身就是季节性河流,枯水期存在河水断流、河床裸露。一些早期建设的引水式电站受当时经济技术条件限制,没有设计、建造最小流量泄放设施,同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越来越高,诸多因素都使得引水河段的减水脱流现象有所加剧。“十二五”期间,全国4400多座老旧电站进行了增效扩容改造,改善了近2000条中小河流的生态环境。福建、陕西、甘肃等地也出台了水电站最小下泄流量的计算、设计和监管办法,要求老旧电站通过设置生态泄水管、增设生态机组、新建雍水坝和开展梯级联合调度等措施,确保厂坝间河段生态需水。

3.关于鱼类保护。过度捕捞、水体污染、闸坝建设阻截河道引起水环境变迁和外来物种入侵等,都会造成鱼类种类和数量减少。小水电开发对鱼类的影响主要是筑坝截断河流,阻隔了洄游性鱼类的洄游路线,同时使流水变为静水,影响了喜流水性种类的生存,但也使喜静水生活的种类在库区成为优势种群。2012年,水利部组织对3500多条中小河流水能资源开发规划进行修编,凡涉及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或特有水生生物的河段不再规划新建小水电。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小水电查看更多>水电建设查看更多>水电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