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2030年我国核电核循环+快堆模式成型

2015-10-15 10:26来源:中电新闻网关键词:核循环核能发展核电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民用核能发展的几十年时间里,对于核电发展利弊得失的种种讨论一直未曾停止,其中热堆乏燃料如何处置往往成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如果一直争论而没有实践,显然是无法得出有效结论的。正因如此,法国通过40多年来的闭式核燃料循环实践得出的阶段性结论才显得可贵。

在核电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与法国进行了深度的合作,对于乏燃料管理方式也选择了世界上已经具有工程经验的“核燃料闭式循环”路线。据了解,为了打造成熟的核燃料闭式循环体系,满足核电发展需求,我国采用了自主研发与国际合作相结合的举措。其中,作为国际合作代表项目的“中法合作核循环项目”计划在2020年开工建设。

中法合作核循环项目

满足阶段性乏燃料处理需求

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国在运装机将达到5800万千瓦,届时对我国乏燃料安全管理将产生很大的压力。对此,一是要积极建设乏燃料集中离堆贮存设施作为缓冲;二是要加快乏燃料核循环能力建设。

通常情况下,热堆的燃料棒每隔18~24个月就需要更换一次。使用过后的乏燃料如果不进行处理,一是会造成铀资源浪费,二是未处理的乏燃料放射性衰变周期太长。但是经过核循环处理之后,不仅可以制造混合氧化物燃料(MOX燃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且同时还可大大减少高放废物量。

发展核循环能力具有种种好处,同时目前核燃料闭式循环方向也已经过数十年验证。因此,作为我国唯一具有核工业全产业链能力的中核集团将核循环作为了企业战略发展的重点和新兴产业,并成立了中核瑞能科技有限公司,专门负责核电站乏燃料离堆贮存与商用核循环等任务。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循环查看更多>核能发展查看更多>核电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