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配售电电力交易评论正文

【观点】电力企业如何抓住互联网的机遇

2015-10-16 08:13来源:能源情报作者:刘敦楠关键词:电力市场电力交易电网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交易约束的层次化。我们可以畅想很多种交易模式。但是,电能毕竟是一个物理量,它不是通过空气直接飞的,也不是通过快递给咱们邮过来的,它还是有网,必须有物理网接过来,能源才能够送到家里边来。所以,各种交易都将受到网络的约束,这也会对电网的投资,配电网的投资提出更多的一些要求,但是这个要求上很矛盾。更多的不确定性,自发的交易,其实会对带宽产生更大的需求地。但是如果满足更大的带宽,比如一根线送给你,因为电网做计划,这边的电场送给这边的用户,将来为了把满足这种多层次的灵活交易,这可能不得不使网络带宽荣誉度要做大一点,它的利用率就会低一点,所以凡事都有两个反应。这将提高我们的交易成本,所以,你想灵活,还是想降低成本,这个事可能也是市场说了算。

交易的组织和运营,用户能够在不同的交易平台之间自由的选择,也许能参与未来火车票、飞机票订票的方式,改善我们用能的方式,C2C,这些都是互联网的词,以前电力行业没有谁to谁的概念,将来点对点的交易,将比起B2B,B2C成为重要的交易模式。当然,批发市场还是大用户巨头之间的这种集中交易,因为电力生产,能源生产的规模经济性是一个它的根本属性。另外,科学激励,合理引导下的用户自主决策是未来C2C的主要运营模式。安全方便、科学的激励是每个平台之间相互竞争的一个核心竞争力。并不是说,我这个平台租给用户,单方面降价也降不起,开始的时候打击对手还可以,但是持续低于成本的恶性竞争是不能持久的。所以,一个平台的竞争力,方便、快捷、技术上的方便快捷,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对交易决策模型的设计,是不是合理,是不是让该收益的收益,该吃亏的吃亏,这个才是这个平台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那么,它体现在我们电力行业,就是合理的制定需求侧管理的价格机制。合理的对发电服务、调风、调频,进行组合,充分吸纳新能源,这是我们几个重要的激励方向,哪个平台在这些方面做的好,它才能真正的做到吸引用户。运营和管理与物理传输网络的规划,应当是协调配合的。交易信用制度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高度融合。

我们也对一些商业模式进行了一些展望,时间关系,大家浏览一下。集中模式、还是集中的批发加以模式,渐进式自适应,能效激励分摊机制,B2C模式,借贷、团购、救援、桶装、托管、期货。,C2C模式,滴滴、众筹、自供、淘能源。第三方模式,点评、担保、代工、顾问。未来模式,4.0、WIFI。这些商业模式从投资、生产、交易、增值服务,这样几个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上,还可以进行一些划分。从这些主体的参与者,哪些是工业园区可以参与的,哪些商业楼宇,哪些农业用户,居民用户,哪些是纯售电商、代理商、中间商参与的,我们也做了一个简单的规划。

另外,园区级、地市级、省网级、全国级,这是我们的一个设想。最后是难以程度,有些可以做,有些技术上,政策上,制度上都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横坐标是技术的难度,越靠近原点,技术难度越低,纵坐标是政策上的难度,哪些是当前政策允许的,哪些是随着电改深化才能逐步开放的。

最后一个探讨,就是企业如何抓住能源互联网的机遇。我们感觉现在主要有三方面的影响,对电网企业也好,对发电企业,或者想进入能源行业的各种企业来讲,大概三方面的影响。第一、信息技术的影响。大数据的相关应用,在座的可能有大数据的专家,我有不班门弄斧了。大数据它是对各个方面的决策、优化进行渗透,所以说不好,这个大数据用在那儿,顶多我们现在结合自身的业务,给出点案例出来。

第二、新商业模式的影响。这个新商业模式的影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交易平台和支付渠道的升级。目前的交易平台是长网间的,掌握在电脑下面的,电力交易中心。电力交易中心的这些平台,它是长网之间的专网联系,对外是封闭的,甚至有物理的隔离。所以,显然这样一个模式,不太适于未来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售电,要想更加贴近客户,目前配电网在放开,也有的人在讲,一个观点,放开了最后,到用户之前一公里,或者最后的几百米的电力网络,由社会来竞争,来运营。那么,我们感觉不仅仅是最后一公里的竞争,可能就是最后一米的竞争。最后一米有多远呢,就是伸出手,从兜里把手机掏出来这个距离。可能最后这个竞争,取决于用户首先打开谁的界面。

第三、新政策环境的影响。那么,我们长期帮着电网企业做研究,所以我们也经常坐在电网的角度思考我们的对手,思考电网的对手,其实大家博弈,大家想分电网的羹,想想自身的优势在哪里?其实电网在当今的环境下,面对所有的挑战者来讲,还是比较有自信的。因为上一轮电改,场网分开,五大发电集团,发电企业一直听电网的,将来即使搞了售电,发电参与售电,如果价格机制不放开,如果市场环境没有大的变化,发电还是打不过电网。各方面的社会投资你说你很有钱,互联网企业很有钱,或者金融机构很有钱,但是我们电网恐怕还是比你们不差的,因为他的钱也不是那么心疼,也不那么着急,但每年有能进来。所以,钱和技术和规模经济性,和对用户的理解,对当地用户的了解,和对这个行业的熟知程度,恐怕这种多元化的这些投资,外来户,都没有很大的优势。我们再想想危机在哪里?或者机遇在哪里?可能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平台开发,因为国网到目前还没有一个深入人心的电能的交易、支付和结算,至少大家手机上都没有什么电网的客户端。所以,在这个角度上来讲,可能服务端口和用户界面上来讲,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第二、政策环境,如果将来真正的用户侧放开,这种需求响应能够大面积的普及,在全中国,全市范围内普及,而不是现在这种试点,那么,这种真正的增值服务,帮用户省钱,帮用户赚钱,这些社会资本有可能和电网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的,我们可以有更多的策略和模式帮客户省钱、赚钱。但是时至今日,当前的电价,大家根据自己的电压等级算自己应交的电价,再看看表,自己这个电量表算一下,当前这种模式售电侧没有真正放开,市场没有起来,价格没有灵活,我们想打败电网公司,或者分摊一杯羹还是很困难的。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思考,谢谢大家!欢迎大家和我进一步的交流和联系。

原标题:电企如何抓住互联网的机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市场查看更多>电力交易查看更多>电网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