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电网建设报道正文

看看专家、学者在全球能源互联网专题论坛上都说了点啥?

2015-10-26 08:53来源:国家电网报作者:马佳 李婕茜关键词:能源互联网一带一路输电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推进互联互通方面,我国已经有了一些明确的方向,如国际产能合作、经济走廊建设、海外工业园区开发、自贸区建设、投资基金等。

从电力角度来说,我国在上述方面都大有可为。比如在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上,我国可以提供火电、水电和风光产业适用的技术、整套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直至提供产业(技术与人力和标准等)培训。

在经济走廊方面,可以建设大电网和分布式电源、电网,输出长距离电力输送技术(包括特高压),提供产业配套、负荷中心规划和管理。在海外工业园区开发上,我国可以为园区提供清洁高效的电网。“一带一路”在电力方面的合作方式与机制,可以从企业、技术、国家等方面努力。

从企业层面来说,需要从单一装备输出转到技术和标准整体输出;从直接参与经营管理,转为提供节能提效减排技术服务等。

从技术层面来看,在发展中国家,侧重各类电源开发、电网建设和运营;在中东欧地区,侧重技术、设备和电网改造;在发达国家,需要联合推动电力系统的互联网建设和物联网开发。

从国家层面来看,需要制定双、多边能源政策,达成区域合作共识;形成区域合作政策、商务、技术和合作规范和政府—产业—公众对话机制等。

从区域层面来说,可以推动不同区域电力信息服务平台,共享基础信息、运营经验、成功案例等;加强区域人才培训和电力标准融合和推广;建立跨区域电力合作论坛等。

总之,能源互联网在不同地区、国家有不同的体现形式、途径和治理需求。“一带一路”能源互联网的基本需求是电源、电网和市场开发,然后是互联互通,需要视不同地区电力体系的发展程度,推进互联网和智能化。离开“一带一路”能源互联互通的发展,就称不上全球能源互联网。

构建国际能源合作新体系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电力经济研究咨询中心主任 曾鸣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项集能源技术变革、政策措施完善、生产消费模式与价值观转变的巨大系统工程。它涉及能源产业与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从系统设计到能源互联技术的实现需要经历一个探索的过程,包括推进区域能源互联网建设、统筹规划与设计、集中研究关键技术问题、加强国际能源合作。

联合国大会将2014~2024年定为“联合国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十年”,清洁能源正逐步主导世界能源格局,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需要各国和地区的紧密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各类项目。在管理方面,由相关国际组织牵头,抽调管理专家担任项目人员,组成全球能源互联网项目组;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各国能源技术优势,各国负责自身在能源领域的优势项目,利用各自的能源技术优势共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全球能源互联将为资源丰富地区带来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机遇,也为资源输入地区提供实现经济发展的能源支持,推动各国合作共赢。全球能源互联网还能为装备制造业的规模发展带来较大的市场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并倒逼装备技术和原材料技术进步。同时,能源的相互依赖和紧密合作有助于化解各国间的矛盾纠纷,成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砝码。

原标题:全球能源互联网专题论坛在京举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一带一路查看更多>输电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