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访谈正文

何继江:能源互联网是中国能源革命关键点

2015-10-26 09:23来源:经济参考报作者:张彬关键词:能源互联网可再生能源中国能源革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记者: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实现需要什么条件?

何继江:对全球互联网来说,其核心目标是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特高压技术是国家电网近年来重要的技术创新成果,特高压输电技术和能源互联网技术这两项技术共同构成了全球能源互联网的两个基本点,两者互不可缺。

如果离开了能源互联网技术,仅仅利用特高压技术实现洲际联网,只能被称为全球特高压电网;如果特高压电网输送的电力主要是大型燃煤发电厂发的电,而不是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那它就与里夫金所说的能源互联网并无关系。真正的能源互联网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使可再生能源成为主导能源。用特高压把全球的区域能源互联网联接起来,真正实现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共享,就真正形成了全球能源互联网。

记者:当前,从技术角度来看,能源互联网还面临哪些瓶颈?

何继江: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核心目的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以电力系统为核心的大能源网络内各类设备的信息交互,实现能源生产与消耗的实时平衡。目前的特高压项目已经显现了洲际电能输送的能力。但里夫金所构想的洲际电网是输送可再生能源,而目前的特高压则是以输送煤电为主、风光电为辅。要想通过特高压对风电光伏进行远距离传输,就需要依托互联网技术配套远距离、大容量的需求响应能力。这时,特高压电网不仅是电能输送载体,而是通过与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移动终端等相融合,成为我国未来的能源互联网平台,实现对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

海量分布式设备的广域协调和未来即插即用能够实现双向互动的分布式储能,能够提供远距离、大容量的需求侧响应能力。大规模分布式储能装备要想在全球能源互联网中高效运行,最不可少的制度支撑是动态电价和全球电力市场。足够大的峰谷电价差可以吸引投资者和普通家庭积极进入电力市场。依托发达的互联网技术,消费者能够根据实时电价自动调整用电消费行为和储能设备的运行状态。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智慧能源”,国家能源局的文件中将其等同于能源互联网。电改9号文已经发布,“形成市场决定电价的机制”和“构建电力市场体系”将会逐步实现,这将落实李克强总理的“互联网+”,推动中国能源互联网的建设,推动中国乃至世界的能源革命。

记者:能源互联网对我国意味着什么?在我国的能源结构变革中处于什么地位?

何继江:我认为能源互联网是中国能源革命的关键点。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世界能源发展必须进入以无碳化为核心内容的第三次能源变革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6月提出能源革命。能源革命必须要能够解决中国的能源供给、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问题。

中国能源生产的革命和能源消费的革命,到2050年应该能基本实现,目标是打造清洁、低碳、安全、可靠的能源系统,使化石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的比例降到最低,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大幅提高,逐步形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多元、低碳、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实现能源节约、清洁能源替代、利用可再生能源充分结合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当前中国能源革命的核心是要推进能源的清洁替代,把当前以煤炭为主的高碳能源结构转变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低碳能源结构。

能源互联网作为接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方案,是我国推动能源革命的战略性选择。

能源互联网的建设不是基于现有的能源生产、消费模式和能源体制,而是要通过能源互联网这种能源技术革命,推动能源生产、消费、体制变革和能源结构的调整,有力地推动我国能源革命。

全面推动能源革命,不再是简单地增加能源供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是需要通过全面的革命,建立一套全新的能源流动体系,形成能源应用的创新形式,建设一个基础设施智能化、生产消费互动化、信息流动充分化的能源互联网。能源革命将推动电力、石油等产业的结构重组以及公共事业企业的职能拆分,改变现有的产业结构与行业组织方式,催生出大量新兴的产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通过广泛采用新能源、新型电力电子器件、新型储能材料、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等,可实现能源网络与信息网络的深度融合,提升能源供应、消费环节间的互动能力和灵活性,大幅提升能源资产的利用率,解决可再生能源资源在传输和利用中的瓶颈,服务于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需求。

原标题:何继江:能源互联网是中国能源革命关键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中国能源革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