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华龙一号•故事】华龙一号“烟囱”项目组幕后的故事

2015-10-26 09:47来源:中核集团微信作者:刘爱芬 李睿 孔美荣关键词:核电建设核电技术核电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福清1号机组的烟囱高达62米,现场试验需要爬上几乎垂直的几百个台阶,一上一下至少需要1小时。除了在20米平台的地方可以休息一下外,“上一趟就不想下来”。当时,因为福清1号机组在紧张地赶进度,原本申请一周的试验窗口时间,被压缩在了48个小时。为了能在宝贵的时间窗口中去做更多的试验,项目组人员决定在台架上吃饭。正是在大家争分夺秒的努力下,在现场完成了新标准中的4项试验,并且全部一次性成功。

现场试验只是短短的两天,原子能院的项目组人员更多地汗水都洒在院内的试验台架上。而他们也凭着在辐射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实战经验,为项目的进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项目不在大小,只要做深做尖

“打铁要靠自身硬,检验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否,最好的试金石就是拿到市场上,拿到兄弟集团去闯一闯试一试,看人家用不用你的。”对于这个课题,时任ACP1000研发项目主管设总张翔宇一直有着这样的“野心”,而后来的闯关成功也证实了烟囱项目的实力和底气。

2013年,三门核电一期工程也遇到了烟囱取样的同样要求和难题。王勇得知后,主动邀请三门核电的相关人员参加自己课题的一次评审会。虽然课题还没有结题,但他对课题成果有信心。经项目组人员的主动推介,最终促成了烟囱项目组的第一个对外技术服务项目。项目技术方案得到了McFarland教授的认可,计划于年底完成。接下来,又有了阳江核电厂5/6号机组“第二单”,计划2017年完成试验。

通过做这些市场化项目的锻炼,反过来又促进了项目实施方案越来越合理化,项目周期和项目成本也随之大幅降低。同时,项目组也进一步开发包括后处理在内的其他潜在市场。

“项目不在大小,只要做深了,做尖了,就会成为我们自己的家底,就会成为公司的底蕴。”王勇如是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建设查看更多>核电技术查看更多>核电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