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输变电工程评论正文

【技术问答】特高压对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将发挥哪些作用?

2015-11-04 09:06来源:亮报关键词:特高压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特高压电网,是未来的能源互联网平台。随着特高压输电等先进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电网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能输送载体,还是功能强大的能源转换、高效配置和互动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实现多能互补、协调开发、合理利用;能够连接大型能源基地和用电负荷中心,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能源配置;能够与互联网、物联网、智能手机等相互融合,服务智能家居、智能社区、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发展,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特高压电网,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解决全球能源问题的重要依托。能源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传统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和使用,给人类社会生存发展造成严重影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能源开发利用规模越来越大,能源消费中心通过就地开发获取能源的方式已经难以保障供应,需要越来越多的外部能源输入,能源富集地区与能源消费中心逆向分布的特征越来越显著,客观上需要在全球范围大规模配置能源资源,形成不同地区、不同能源、不同特性互补互济的能源配置格局。特高压技术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基础,对于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4、国内外特高压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如何?

20世纪60年代起,世界主要电力大国开展了一系列的特高压输电关键技术和设备制造研究工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苏联、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先后提出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开展了特高压输电规划、设计、试验和设备研制等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随着全球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和能源布局深刻变化,特高压电网在构建国家级电网及全球能源互联网中的作用将更加重要。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核心的坚强智能电网,不仅是国家需要,也是世界需要。目前在北美、南美、欧洲、南部非洲、海湾国家已经形成一批跨国互联电网,一些跨洲联网方案也在推进中,以让能源交换的距离更长更远,这也正是特高压工程的意义。

我国自2004年中国全面开始发展特高压以来,在技术、装备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截至2014年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在特高压输电领域获得专利总计705项,其中发明专利318项,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专利387项。目前,我国已建成“三交六直”9项特高压工程,在建“四交三直”7项特高压工程。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距离达到1500公里,±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距离可达5000公里,全球各大清洁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之间的距离都在特高压输送范围内。中国特高压和智能电网的成功实践,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奠定了重要基础。

原标题:为什么说特高压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基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查看更多>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