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评论正文

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2015-11-06 07:58来源:能源圈作者:田世明关键词:能源互联网微能源网储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智能感知技术。

智能感知技术包括数据感知、采集、传输、处理、服务等技术。智能传感器获取能源互联网中输配电网、电气化交通网、信息通信网、天然气网运行状态数据及用户侧各类联网用能设备、分布式电源及微电网的运行状态参数,传感器数据经过处理、聚集、分析并提供改进的控制策略。IEC61850、IEEE1888等标准可作为数据采集、传输标准的参考借鉴。利用基于IPV6的开放式多服务网络体系,支持端到端的业务,实现用户与电网之间的互动,而且可实现各种智能设备的即插即用,除了智能电能表以外,还支持其他各种非电表设备的无缝接入。

2)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一种能够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按需方式、便捷地获取计算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和服务等)并提高其可用性的模式,实现随时、随地、随身的高性能计算[46-47]。互联网营销技术包括实现互联网营销的电子商务平台技术和相应的营销模式;能源互联网将支持B2B(businesstobusiness)、B2C(businesstoconsumer)、C2C(customertoconsumer)等,利用互联网强大的互联互通能力,支持发电商(含分布式电源与微网经营者)、网络运营商、用户、批发或零售型售电公司等多种市场主体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交易活动。

3)大数据分析技术。

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提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能源互联网中管网安全监控、经济运行、能源交易和用户电能计量、燃气计量及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等新型负荷数据的接入,其数据量将较智能电能表数据量大得多。从大数据的处理过程来看,大数据关键技术包括:大数据采集、大数据预处理、大数据存储及管理、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展现和应用(大数据检索、大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安全等。

需求响应技术

需求响应是指用户对电价或其他激励做出响应改变用电方式。通过实施需求响应,既可减少短时间内的负荷需求,也能调整未来一定时间内的负荷实现移峰填谷。这种技术除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撑外,还需要制定相应的电价政策和市场机制。一般来说,需要建立需求响应系统,包括主站系统、通信网络、智能终端,依照开放互联协议,实现电价激励信号、用户选择及执行信息等双向交互,达到用户负荷自主可控的目的。在能源互联网中,多种用户侧需求响应资源的优化调度将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微能源网技术

微能源网是指一个城乡社区或园区、工厂、学校等可与公共能源网络连接,又可独立运行的微型能源网络。微能源网实现园区内工业、商业、居民用户主要或全部使用可再生清洁能源发电,灵活便利的充电设施,太阳能、生物质发电或氢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能源路由器接入微能源网。各种可再生能源发电可由个人、企业以多种方式建设、运营,当然,节能服务方式建设、运维微能源网应是可重点探索的方式,微能源网主体实现了用电、发电、售电等业务的融合。微能源网将可能为绿色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树立典范。

微能源网主要技术包括多能源协调规划、多能源转换、优化协调控制与管理、分布式发电预测等技术。

标准化技术

能源互联网标准体系可由规划设计、建设运行、运维管理、交易服务等标准构成。能源互联网需要首先构建标准体系,分步骤推进标准体系建设。能源互联网涉及众多设备、系统和接口,第一位的是能源互联网开放平台标准,包括接口标准。

能源互联网在多环节涉及多种能源的转换、交易、服务及多元市场主体,相应的技术标准规范、能源贸易法规,须配套跟进,确保能源互联网正常运行。..

原标题: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微能源网查看更多>储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