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解析】全球能源观的基本内涵和核心内容

2015-11-09 08:56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电能替代清洁能源能源互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历史性

全球能源观是从能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总结形成的,具有历史继承性。一是能源发展与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紧密关联。二是能源发展与技术创新历史进程紧密相联。三是能源发展各环节不断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演进。能源品种从低品质的薪柴、畜力等向高品质的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和清洁电力发展。能源开发从开采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转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能源配置从运输周期长、效率低的铁路、公路、管道等配置方式,向瞬时、高效的电网输电发展。能源利用从低效的直接燃烧向高效的终端电能利用发展。

(三)差异性

全球能源观统筹考虑各个国家和地区在能源资源禀赋、社会发展水平、政治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性,注重合作共赢、协调发展。一是能源资源禀赋的差异性。这是能源资源的自然属性。二是能源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其本质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差异。三是能源地缘政治的差异性。这是化石能源稀缺性在政治上的集中表现。

(四)开放性

全球能源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能源品种、结构、特性、市场等不断向前发展。一是能源资源的开放性。化石能源具有稀缺性、地域性,与领土主权、国家安全和政治外交等紧密关联。而清洁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相对化石能源具有开放性,全球共同开发、共享资源是必然趋势。二是能源系统的开放性。开放的能源系统更安全、更有发展活力。三是能源市场的开放性。保障充足的能源供应,是实现能源回归一般商品属性、构建公平开放的能源市场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摘自《全球能源互联网》)

延伸阅读:刘振亚:构建能源互联网 加快电力转型发展

原标题:全球能源观的基本内涵和核心内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能替代查看更多>清洁能源查看更多>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