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市场正文

碳酸锂:价格持续上扬 景气周期来临

2015-11-17 11:50来源:电池中国网作者:王建军关键词:碳酸锂锂电池动力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行业持续向好 涨价暂无“天花板之忧”

目前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上涨过快,锂盐生产企业有些担心影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但从中长期来看,锂行业基本面在未来几年持续向好是确定的。

业内分析认为,锂行业是资源依托型行业,全球锂矿供应由几大巨头控制,国内锂矿供应偏紧。目前国内大部分锂矿由国外进口,资源依托性使得中游锂盐产出乏力,刺激锂盐价格上涨。

此外,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发展带动锂盐需求,目前国内动力电池的缺口已经达到2Gwh左右,按照1Kwh需要0.7kg碳酸锂的用量估计,碳酸锂需求缺口已达1400吨左右,未来供需缺口还可能继续扩大。

在供需偏紧局面将维持的背景下,未来几年碳酸锂价格仍具备上涨空间。经测算,以现阶段7万元/吨的碳酸锂价格,即使上涨2倍,无论是动力锂电,还是消费锂电,都不会对其成本构成实质性影响,不会破坏下游需求。

动力锂电方面,选择主流的磷酸铁锂和NAC三元材料电池为例,碳酸锂原料的成本占比很小。使用锂资源的部分主要是电池单元中的正极材料,还有少部分用于电解液中的六氟磷酸锂原料。在现有价格条件下,碳酸锂原料的成本占比约为3.9%-4.1%。

在其他部分成本不变的条件下,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上涨200%至21万元/吨,LFP动力电池单元成本上涨7.94%,NAC动力电池单元成本上涨仅8.19%。

消费锂电方面,由于原料成本占比较小,影响也不大。据测算,以主流消费电子产品笔记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例,在其他部分成本不变的条件下,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上涨200%,单台笔记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对应的电池成本分别上升10、1、3元。

综合动力电池和消费锂电的成本测算,现阶段讨论碳酸锂的“价格天花板”还为时尚早。

日韩企业占技术优势 仍需引起行业警惕

全球锂电池产业基本集中在中、韩、日三个国家。2011年,韩国企业以958.9万kWh的出货总量超越日本位居全球第一,但这个优势只保持了两年,2013年,我国企业以1899.8万kWh的出货总量超越韩国位居全球第一。2014年,我国企业总出货量的全球占比已经超过40%,而日本只有24%,韩国只有31.4%,原因是来自我国电动汽车市场的飞跃式发展。

然而,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我国锂电产量越来越大,但在今后的较量中,我国依然不占优势,相反还有不少可能存在的隐忧或问题需要警惕。

与韩日巨头相比,我国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普遍不大,例如在去年全球6646.5万kWh的总供应量中,韩国的三星SDI和LG化学、日本的松下这三家企业的供应量合计市场份额为45.1%,几乎占到了一半。我国年供应量超过100万kWh的企业只有10家,占我国企业总供应量的70.6%,其中前三强天津力神、ATL和比亚迪的供应量虽然都超过了300万kWh,但三者之和仅为1047.3万kWh,不及三星SDI一家。

在锂电产品品质上也存在明显差距。目前,韩日巨头的产品合格率已经达到1ppm级别,即生产的一百万只电芯中,不合格率只有一只甚至没有,而我国企业的电芯产品合格率能达到90%就很不错。

此外,动力电池路线问题也存在诸多争议。前几年国内一边倒发展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而日韩企业则一边倒发展锰酸锂和三元电池技术。前者理论上相对安全,技术开发重点是提升能量密度,后者正好相反。但几年下来后,后者开发的比较成功,而前者在能量密度提升方面进展极为缓慢,且在安全方面并未体现出较大优势。

相关阅读:

石墨烯技术再获新突破 或将颠覆未来生活

中科院院士与锂电业内人士储能观点PK

原标题:碳酸锂:价格持续上扬 景气周期来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酸锂查看更多>锂电池查看更多>动力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