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评论正文

锂电池产量供不应求 车企或应自主投产电池挣脱枷锁

2015-11-19 09:04来源:中国电动车网关键词: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内电池整车匹配能力低

目前国内涉及动力蓄电池配套生产企业有177家,但实际上,能进入整车供应链的企业却仅有比亚迪、天能、力神、比克、万向等不足10家。

许多电池企业并非没有产出,但在集成能力、生产一致性和安全性上都有一定缺陷,无法达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技术要求。产出的电池差异性比较大,整车匹配能力不高,而这正是电池最忌讳的缺点之一。

因此,车企自主投产电池,严格把关电池的合格率和利用效率,提高电池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也是对产品性能的必要追求。

实现“弯道超车”须掌握核心电池技术

汽车工业发展至今,中国由于起步较晚发力不足,已经被世界的车企甩在了身后。但对新能源汽车来说,中国和世界的汽车工业第一次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为了抓住这次“弯道超车”的机会,国家不遗余力地以政策利好助推新能源汽车。而各大车企卯足全力占领国内市场的同时,也都想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根据统计机构数据,2015年9月份,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创4.76万辆新高。而在庞大的中国市场助推下,也只有比亚迪和北汽两家企业能够跻身十强。

可以说这两家车企的成功,与他们具备产出电池的能力是密切相关的。其他车企的生产脉门都掌握在电池厂家手中,甚至大多数还是日韩的国际电池厂商。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一旦外资电池彻底垄断了中国市场,那么动力系统的相关核心技术将会从此失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又会回到传统汽车核心技术空心化的老路上,错失突破的良机。

因此,研发动力电池虽然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但对车企的品牌竞争力和长期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只有勇于调整战略的车企才能复制特斯拉和比亚迪的成功。

原标题:挣脱产量枷锁 车企应自主投产电池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锂电池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动力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