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探究】如何跨进售电市场这片新蓝海?

2015-12-01 09:00来源:北极星售电网作者:李兆清关键词:售电侧改革售电公司售电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相关材料准备齐全之后,这些公司就可以向省政府进行“申请→公示→获准”的三步流程,如果全部通过,就可以开始正式卖电了。

在未来,随着市场的不断演化,可能出现发配售一体化的电力公司;而配电和售电在某些局部领域也可能融合,形成配售一体化的电力公司,如园区类售电公司。而售电侧改革实施意见提出的“拥有分布式电源的用户,供水、供气、供热等公共服务行业,节能服务公司等均可从事市场化售电业务”非电力的能源公司进入电力行业,则为市场的丰富性不断加码,比如气电或者热电一体化,售电与节能服务一体化。

而互联网+售电则是民间资本最为有希望的领域——售电侧改革实施意见中提到的,“整合互联网、分布式发电、智能电网等新兴技术,促进电力生产者和消费者互动,向用户提供智能综合能源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意味着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打破原有的生产和消费,消费和服务之间的界限,实现分布式能源+用电设备+储能,涵盖发电、用电、节能并有可能延伸到需求侧服务。

互联网+智慧能源的时代真的来了,能源进入了互联时代。也再次表明未来真的是售电公司(售能公司)的市场。真正的能源互联网应该是多种能源形式通过互联网的大数据及技术创新实现互联互通,最终目的是要达到资源优化利用和配置、能源效率的最佳利用并实现价值最大化。

能源互联互通首先在消费端体现。煤、电、气、油、水、热最后都是集中到消费端,由消费者实现价值。比如一个家庭,每天要用电、开车要烧油、做饭要烧天然气。能源互联网将来要做的,就是提供系统的能源解决方案,在能源消费端实现各种能源形式的优化配置和互联互通。

能源互联网时代,就连中石化这样的能源产业寡头也加入了“互联网+”的队伍,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曾经总以一副垄断面孔示人的中石化竟然也在努力向互联网+亲近,电商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手机客户端一样都没少。

在互联网迅速席卷全球的时刻, “连接一切”成为了必要条件,传统行业虽然也在尽力“触网”,可惜距离用户太远,无法真正掌握用户的需求,信息化服务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这或许也是“微信方案”推出的原因,因为市场实在太大了。我们看到微信所发布的行业解决方案涉及到包括快递、售货机、百货、餐厅、便利店、超市、票务、酒店、景区、医院、停车场等11个线下行业,可见有多少传统行业缺乏适用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个体的地位得以提高,为每个个体提供个性化的能源服务成为可能。互联网长尾效应必将催生新型能源服务的巨大商业蓝海,与能源互联网结合的专业能源服务公司、售能公司(电力、自来水、热力、燃油、燃气、燃煤)等将在未来成为市场巨头。

当终端用户有降低用能成本、提高用能安全性及便捷度的直接诉求,这将催生新格局下的新型能源服务行业,比如:为用户提供各种个性化的能源套餐、为用户提供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的优化用能APP增值服务、通过互联网将能源供求与智能家电等联系起来并构造全方位的智慧家居生活系统、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咨询业务等。

未来的能源互联网,一家公司不仅仅是卖电,还卖燃气、卖油、水、热力。在终端消费,当消费者有选择权的时候,生产端就变成了一个个的综合性能源服务公司。按照这个方向,就是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都变成综合能源服务公司了,如果一个企业能够给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多种不同形式的能源解决方案,这家公司就是综合性的能源公司,不仅仅局限于卖本行业的产品。

能源互联网就是要打破行业壁垒和垄断坚墙,所有的能源公司都可以参与这个综合性的能源解决方案。这就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不管是发电公司还是石油公司,都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变成一个综合的能源服务公司,绝不是一个提供单一产品的生产者。这就是市场要的结果。这样一来,真正地为老百姓服务的能源服务公司就出现了。

延伸阅读:

电改配套文件能否保障9号文落地?居民电价或难逃上涨?

售电业务一片空白 电改蛋糕吃起来“不简单”

【电改解读系列】民营资本参与售电一定要想明白的几个问题

( 来源: 北极星售电网 作者: 李兆清 )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售电侧改革查看更多>售电公司查看更多>售电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