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充换电站企业正文

充电桩群雄混战!看特锐德豪赌充电桩的那些台前幕后

2015-12-10 15:40来源:能源杂志作者:徐沛宇 闫笑炜关键词:特锐德充电桩新能源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 模式待考

与早期进军充电桩行业的“国家队”相比,特锐德还算“后起之秀”。2009年,在科技部、财政部、工业信息化部和国家发改委共同推动下,以公共交通领域为核心的“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在全国展开,其核心是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

早期的探索虽然没有创造实质性的收入,却让这些国家队在充电领域占据了大量的资源。此外,一些新兴的互联网企业,以众筹的模式跑马圈地,不断挤压特锐德的生存空间。对于特锐德来说,若想建立具有规模的生态系统,必须走出青岛大本营,进入更广阔的市场。这也就意味着,特锐德的充电桩,不可避免地与竞争对手走上同一竞技的舞台。

一位不愿具名的电动车行业分析师告诉《能源》记者,特锐德在山东的确比在其他地区有优势,但同时,对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城市,特别是北上广深,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残酷。城市电动大巴以及政府用车,虽然规模较小,但政策容易落实,属于最可能实现盈利的群体,而私家车建桩由于牵扯利益相关方的协调难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在北上广深,公用车市场几乎被拥有雄厚资源背景的国家队垄断,在山东以外,特锐德在这些市场几乎很难企及。

特锐德上下一般都不愿意过多谈及其国企竞争者,特来电创新中心总监事业部总经理耿春海告诉《能源》记者:“双方是一种微妙的关系,一方面,电网公司与特锐德有业务竞争,另一方面,他们又是特锐德的衣食父母。因为特锐德传统业务里有近一半的产品是卖给电网的。充电桩本身的电,都来源于电网公司。”

但特来电也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当国企将目光聚焦于“北上广深”之际,于德翔将赌注押在了新能源示范城市上,这些城市多数为二三线城市,政策环境良好且国家队尚未企及。

特锐德提供给《能源》记者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特来电已经成立合资公司15家,项目落地城市67个,建设公共充电站777个,已建充电终端19450个。截止今年9月,特锐德在全国88个新能源示范城市中,特锐德的业务已拓展至44个。“民企的优势,就在于决策的灵活,这使得我们比国家队能快一步。”耿春海说。

在布桩的同时,特锐德也在车企中积极寻找合作伙伴。不久前,特来电与北汽新能源、东风汽车签订了合作协议,郭永光曾在今年8月接受《能源》记者采访时透露,东风、北汽有着良好的政府背景,能够弥补特锐德作为民企在政府资源上的劣势。

在不少人看来,这更像特锐德的一场赌局。对于特锐德来说,最大的问号莫过于盈利时间。特来电为此已经做好至少三年不盈利的预期,在充电桩群雄混战的当下,这一盈利预期可能更长。

相关阅读:

充电桩盈利难 全生态系统会成为出路吗?

一张图看懂新能源汽车“五强十霸”大格局

原标题:用生命做电动车!看特锐德豪赌充电桩的那些台前幕后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锐德查看更多>充电桩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