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干货】中国能源与电力中长期发展重大问题分析

2015-12-11 17:05来源:国家电网杂志作者:张运洲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需求分布式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到2040年以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基本完成,以及人口达到峰值,我国电力需求增速将大幅下降,逐步进入饱和阶段。届时,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1万亿~14万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将达到8000~10000千瓦时,电能占终端能源的比重将提高到45%左右。

电力需求进入饱和阶段,将呈现“先东后西”的区域梯度和“先工业后服务业”的行业梯度特点。具体来说,传统高耗能行业转移路线整体上呈自东向西的趋势,带动电力需求也呈相似特点逐步进入饱和区;同时,第二产业的用电饱和时段先于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第二产业内的重工业用电饱和时段则先于轻工业。

能源电力结构调整前所未有

煤炭等常规化石能源将由“供给不足”转向“供给过剩”,新能源局部消纳难。

煤电装机容量将于2025年前达到峰值,其后进入总量递减阶段,定位由“电量供应主体”逐步转变为容量供应主体。

“十三五”期间,常规水电新增装机规模或将达到0.6亿千瓦以上,核电约0.3亿千瓦,风电约1.4亿千瓦,太阳能发电1.1亿千瓦。发电量中,非化石能源发电的比重将上升至28%左右,煤电降至63%左右。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利用总量超过7亿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超过15%,其中转化为电力的非化石能源占84%。

预计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有望达到25%左右。届时,全国电源总装机将达到30.3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将从目前的32%提高到54%。

基于以上分析,未来我国将呈现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电力流格局。预计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跨区电力输送规模有望达到约2亿千瓦,203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流总规模有可能超过6亿千瓦。

原标题:【干货】中国能源与电力中长期发展重大问题分析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电网查看更多>电力需求查看更多>分布式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