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山西十三五规划印发:发展大容量、高参数超临界、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 加快燃煤发电升级与改造(全文)

2015-12-15 07:27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火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大力发展生物制药、化学药新品种、现代中药及中成药独家品种等4大领域,扶持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全面提高“晋药”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快发展医疗器械产业。

全面提升传统食品产业,培育壮大现代、特色食品产业,推动粮食加工产业化,形成产业结构优化、战略布局合理、地域特色浓郁的食品工业体系。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拓展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空间,加大互联网与服务业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推动服务业重点行业领域加快发展,加快我省建设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生产性服务业大省和中部地区文化旅游强省步伐。

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加大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力度,发掘三晋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实施大集团、大资本、大平台发展战略,提高文化旅游产业投资能力和整合集成发展能力。重点提升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及打造雁门关、平型关、娘子关长城山西段等世界文化遗产知名旅游品牌,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旅游重点景区,着力培育一批文化旅游特色产品,加大文化产业市场营销力度,大力推动旅游业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旅游新业态,形成旅游新优势。支持煤炭资源型城市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探索推进旅游业与金融、互联网融合发展,提升旅游业资源和要素整合集成能力和模式创新能力。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旅游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开展旅游综合改革试点。

主动对接京津冀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欧亚贸易通道、中原经济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优化现代物流产业布局,重点打造中部、北部、南部三大现代物流业密集区,推进物流通道建设,完善物流配送网络,提升物流企业发展水平。积极推进物流信息化和物流技术装备现代化、标准化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物流。加快开发临空经济。

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技术、数字内容、电子商务、生物技术等高技术服务业,以及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普及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业,不断提升高技术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推动高技术服务业做强做大。

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求,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全面提升规模、品质和效益。积极发展商贸、运输、会展、快递、节能服务、住宿、餐饮等其他服务业。大力发展家庭服务、健康服务、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规范发展中介服务业。鼓励发展各类主题参与、线上线下融合的流通新兴业态。

(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体要求,围绕“六大区域布局、四大集群示范、八大产业提升、五位一体推动”的战略安排,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走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山西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稳定提高粮食产能,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严格落实粮食安全主体责任,切实加强耕地保护,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继续推进旱作农业、节水农业。大力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实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切实管好地方粮食储备。统筹规划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布局,增强气象服务能力。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在汾河平原区域重点发展优质高效的粮食、水果和家禽等产业,在上党盆地区域重点发展优质杂粮、中药材和生猪产业,在雁门关区域重点发展草牧业和优质杂粮产业,在太行山区域重点发展道地中药材和杂粮产业,在吕梁山区域重点发展优质干鲜果和马铃薯产业,在城郊农业区域重点开发农业多种功能。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小杂粮、干鲜果、设施菜、草牧业、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加快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推进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转型升级,培育新型流通业态。

加快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土地股份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完善农业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

加快推进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业公益性服务机构作用,大力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健全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试点。

坚守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以多种方式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以及通过土地经营权入股、托管等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分类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建立土地复垦激励约束机制,落实生产建设毁损耕地的复垦责任。深化林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扩大购买式造林,推动国有、集体和个人开展合作式、开发式、股份制造林。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管理权与用水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农业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持续增加农业投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创新“三农”金融服务。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合理配置农业科技资源,大力推进农科教、产学研有机融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