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充换电站评论正文

【关注】从超级电容说起!充电7秒续航35公里 这事靠谱吗?

2015-12-23 14:01来源:观察者网关键词:超级电容器锂电池储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更重要的是该技术可作为良好支撑体来沉积其他活性材料,组成复合电极,为开发设计新型的氮化物、氧氮化物超电电极材料提供了良好思路。本次黄富强教授研究团队设计合成的氮掺杂的有序介孔石墨烯,有可能就是前者的衍生。而且氮掺杂诱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也增加了电化学储能活性,又没有降低材料的高导电率,因而氮掺杂的有序介孔石墨烯具有极佳的电化学储能特性,比容量高达855法拉/克,组装成的对称器件能快速充电和快速放电。

图片来源: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网站

一些媒体称之为“石墨烯电池”,其实并不准确,因为氮掺杂的有序介孔石墨烯目前被用于超级电容器,而非锂电池。另外,石墨烯电池并非是对锂电池的革命,因为目前所谓石墨烯电池的储能物质依旧是锂离子——石墨烯电池仅仅是将锂电池的副极用石墨取代,或者和正极、负极材料复合后,提高锂电池的充放电性能,比如将正极材料LiFePO4、负极材料Li4Ti5O12分别与石墨烯复合,制备了LiFePO4-石墨烯/Li4Ti5O12-石墨烯为电极的柔性锂离子电池,具有高充放电速率。虽然石墨烯材料具有诸多优点,应用前景广泛,但目前网络对石墨烯的神话和炒作已经过犹不及。

新电极材料能带来电动车革命吗

其实使用超级电容器的电动公交车早已不是新鲜事,早在2013年11月,由中上汽车公司制造的超级电容纯电动公交车就在湖南长沙星沙的101路公交线路上投入运行。据中上汽车公司技术人员介绍,该车三分钟可完成整车充电,一次充电可行驶20公里,最高时速60公里,在下坡和刹车时,车辆可以将下坡释放的势能和刹车制动释放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为电容充电。自动为电容充电在60℃至零下40℃的温度下仍能正常运行,可反复充电5万次以上。

在今年4月,由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的30秒闪冲超级电容器电动车在宁波生产基地下线,该车30秒充电后,可行驶5公里,同样具备将下坡释放的势能和刹车制动释放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能力,充放电次数可大100万次。

30秒闪冲公交车

从实践的角度看,电动小型车大多采用能量密度较高的锂电池。而超级电容器往往应用于体积较大、可以走走停停到站充电的城市公交车。而采用氮掺杂的有序介孔石墨烯电极材料的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也只有锂电池的一半不到,因此,该新材料并不会对电动小型车带来革命性变革。

至于使用新技术的公交车是否能跑35公里,因为涉及电能——机械能转化,电动公交车的重量、尺寸、载客量和内部空间设计给电容器预留的空间大小,以及所搭载的超级电容器的规格和路况,因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网站的一篇文章认为,“若这种新型石墨烯所制备成水性电解液的超级电器,与目前有机电解液超级电器驱动的公共汽车相比,行驶里程可以从5公里提高至25公里”。

笔者也斗胆对于使用新材料的电动公交车做一个类比推测。根据中上汽车的官方资料,超电纯电动客车空载12吨(2吨超级电容),车长12米,座位34个,限客100人,一次充电3-6分钟,行驶距离20公里,其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为10Wh/kg,而使用氮掺杂的有序介孔石墨烯材料的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可以达到41Wh/kg(基于活性物质为63Wh/kg),虽然和锂电池电动车100—150Wh/kg的能量密度有较大差距,但相对于以往的材料和技术,4-6倍的能量密度提升不可谓不大。如果该电动车使用新技术,那么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将是原来的4-6倍,在其他规格不变的情况下,也就意味着该电动公交车的所载的能源是原来的4-6倍,行驶距离大幅提升是必然的,在不考虑路况等变量因素的情况下,行驶距离从20公里提升到35公里将不再是梦想。

原标题:铁流:充电7秒续航35公里 这事靠谱吗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超级电容器查看更多>锂电池查看更多>储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