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报道正文

【格林大家谈】风电场设计和运维 何时能停止争吵?(上)

2015-12-25 08:58来源:格林云关键词:风电场风电运维新能源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03、利益不同站在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利益诉求是不同的。开发重视的是项目的量,基建追求快和省,到了生产就很多问题都暴露出来了。现在很多单位考核开发部是只考核数量,开发其实是要考核数量和质量的加权,并且这个质量需要3~5年来考核。基建现在的考核是最后审计部门说决算比概算少,工期比原来提前了,就给奖励,但其实一定要生产运维部门说了算,要用真正的生产的度电成本来考核基建;这样开发和基建会更加全生命周期的去考虑问题。后面是考核生产运维,合理的做法是有历史数据以后进行生产运维的相对对标的考核,包括基于风资源的发电量、可利用率、运维成本、限电率。我在2010年左右在国外接触了能量可利用率,就是实际发电量与理论应发的比例,这是一个很好的指标,和设备可利用率结合起来,可以直观全面的综合反映设备状况和管理水平。当然,这个指标不好计算,关键就是风速要搞准。准确地获取风资源和光资源的数据,能做很多事情。

如何在机制上保证风场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冯:就基建和运维生产这一块,企业管理上是有很多文章可以做的,我们从09年开始推行“基建生产一体化”。首先领导机制上要做到一体化管理,可以有不同的主管领导,但一定要有常态化的统一协调机制,保证重大项目的选择、重大技术的决定、关键流程都按“安全为底线,全生命周期效益最大化原则”来决策,保证大家的目标是一样的。而从执行层面来说,应该形成“基建侧重于进度与成本、生产侧重于技术与质量”的工作机制。生产的人员从可研开始就全方位介入设计管理和基建的全过程管理,我们叫生产准备。参与基建的生产人员素质也很重要,专业能力、协调能力均要比较强,要真正有能力把好设计关、过程控制关和验收关。

举个例子,220KV变压器第一个不配风扇的设计,就是我站在生产的角度提出来的。开始的变压器都是用风扇和循环油泵来做强制冷却。我之前在电网做调度的时候最常见的问题就是风扇或者油泵坏了。变压器满载的时候温度最高,最需要冷却,而风电场和电网的变压器区别就是,电网是在用电特别高的时候满载,风电场则是满发的时候满载,而满发的时候正好是风大的时候,变压器放在户外,十几米的风,比风扇的风大多了,所以没有风扇、自然冷却,完全没有问题。这就是生产一线的人站在实际角度去提一些问题。这是创新的部分,而传统的部分,从怎么运行更好,设备怎样选更好,到招投标、施工的过程,基建生产一体化都有很大的作用。

总结下来,要较好地改善目前各个环节之间的矛盾或争议,需要多管齐下,一是行业管理上要提高新能源设计规范标准,做到标准先进适用,切实提高设计水平;二是各企业完善“基建生产一体化”管理机制,保证设计、基建和生产的决策目标一致:即安全为底线,全生命周期效益最大化原则。在执行层面生产运维人员能从可研设计期间深度介入,在确保人员技术能力和责任心都到位的情况下,设计和运维还会吵架吗?

原标题:【格林大家谈】第15期:设计和运维,何时能停止争吵?(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场查看更多>风电运维查看更多>新能源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