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报道正文

一吨煤卖不过一方沙子 过剩产能出清亟须破产制度保障

2015-12-28 09:46来源:华夏时报作者:杨仕省关键词:煤炭企业煤电一体化煤炭价格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记者杨仕省北京报道 “总经理、副总经理都出去卖煤了。”12月24日,山西省一家煤炭企业的内部人士这样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很多煤炭企业正在困境中寻求出路。这只是8年3.1万亿巨额投资和50多亿吨超级产能下,中国煤炭行业从“黄金时代”到“铁锈时代”的一个缩影。

记者采访山西、内蒙古、陕西、四川等多家煤企得知,对煤炭产业及其500多万煤矿职工来说,更严酷的冬天还在后头。

“产能过剩折射出当下中国企业存在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资深煤炭分析师李朝林向记者指出,但最大的问题是,这些企业下一步如何停下来、退出来。

最冷的冬天

受国内外形势影响,山西的煤价自2013年开始遭遇重创,而从2014年7月起,山西煤业连续12个月亏损。这股寒流一直持续至今,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煤企盈亏相抵净亏损70.37亿元,欠发职工工资35亿元,欠缴社会保险109亿元。“山西有119个县,目前有103个县发不了工资。”一位不愿具名的山西官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山西的经济糟糕得可想而知。

从2002年开始,煤炭行业进入“黄金时代”,煤价从当初不足200元/吨一路飙至2008年7月的1070元/吨,之后因金融危机回落,2009年8月再度进入上升通道,作为市场风向标的环渤海动力煤价在2011年最高达到853元/吨。

“那时成交价超千元的不是新鲜事儿,甚至得找关系、批条子。”山西晋煤集团下属企业的一个销售主管对记者说,目前的煤炭价格已经不如土豆价,多地的坑口吨煤价格卖不过一方沙子的价格。

记者调查发现,今年这个严冬,其他地方煤企的日子同样过得异常艰难。“正是冬季用煤旺季,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等地的多个煤矿,颇为冷清,最多只有两三辆运煤车在装煤。”24日下午,5年前接受过记者采访的运煤货车司机胡军回忆说,光景好的时候,至少要排几小时队,赶上高峰期等上两三天也是常事,但而今10分钟就能装好一车煤炭。

断崖式下跌的煤价,也正吞噬着企业利润。仅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同比下降64.4%,行业亏损面达80%以上,而四季度或更糟。今年前10个月,煤炭库存已连续46个月超过3亿吨,国有煤炭企业整体由去年盈利300亿元转为亏损223亿元,黑、吉、辽、冀、鲁、皖六个省出现全行业亏损。

根本停不下来

“产能扩张太快了。”许多煤企负责人抱怨说。2006年以来,全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3.6万亿元,新增产能30亿吨,而到今年全国煤炭产能逾40亿吨,在建项目规模超过10亿吨。正如一位煤炭分析师估计,“煤炭建成和在建产能超过50亿吨,至少有3亿至4亿吨过剩。”

“产能严重过剩是煤炭产业当前最主要的问题。”24日,山西省经济转型与企业发展研究会秘书长朱启远对本报记者说。

“在山西,有的煤企新上的项目科技含量低、安置人员多,结果成了低效、闲置资产。”山西一位处级官员告诉记者,过剩是最大症结。该官员说,山西是典型的资源型省份,煤焦冶电四大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85%以上,几乎所有的产业都产能过剩。

“为稳增长,很多地方上了很多不该上的项目。”据朱启远最近在全国多个省市考察发现,国内许多煤炭企业宁可让价格,也决不让市场,也决不让企业停下来,如此使得供给进一步过剩,价格进一步下跌,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但山西某煤矿企业负责人青永龙却告诉记者,不愿让市场、不愿停产的原因较为复杂,比如不正常生产就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原有的市场也许被别的企业抢走,因此很难减产、停产。“一旦减产或停产,企业运行、人员开支、社会稳定等问题便接踵而来。”

原标题:一吨煤卖不过一方沙子 过剩产能出清亟须破产制度保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企业查看更多>煤电一体化查看更多>煤炭价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