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报道正文

政府扶植力度不减 新能源汽车行业热涨

2015-12-29 10:15来源:新金融观察作者:张沙莎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池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政策力推

不得不说,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政策的助推是不遗余力的。2015年,有关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层出不穷。

正如一位刚刚购买过新能源车的车主对新金融观察记者所言,在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方面,今年的政策颇为“实惠”。5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通知,对新能源车船免征车船税,对节能车船减半征收车船税;10月,对新能源汽车取消限行限购则从先前的鼓励态度逐渐走向落地。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国家发改委于11月发布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将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480万个,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除此之外,财政部等五部委对“十三五”充电设施奖励政策公开征求意见,奖励额度巨大。以大气污染治理重点省市的奖励政策为例,2016年,奖励门槛是该省市推广新能源汽车市场3万辆。如果达到这个目标,就奖励用于充电设施的资金9000万元。按照这个比例,意味着每一辆车就奖励资金3000元。而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重点省市奖励门槛则是7万辆,奖励标准达到1.26亿元,每增加6000辆,增加奖励资金1100万元,奖励资金最高封顶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扶持与奖励,也有目标与“要求”。根据计划,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

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至于目标是否合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目标不切实际者不少,说目标轻松完成的也大有人在。至于结果究竟如何,恐怕需要时日检验。但无论如何,这给了各方加速的动力或者说压力。

“接下来,从政府层面,要延续这样的扶植政策,要引导资本向新能源汽车倾斜,包括充电设施的完善,包括在出租车市场、在公共交通领域推广新能源汽车等,这些是政府做的工作,还应该坚持下去。”罗磊指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行业发展需要依赖政策,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其更多依赖于技术。

在罗磊看来,技术一旦突破,整个新能源汽车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目前来看,最大的突破点是新能源汽车本身的技术突破。现在我们看到一些迹象,包括一些新的材料的发现,如果可以运用到电池上,或者说电池技术取得突破,新能源汽车的爆发也许就是一夜之间的事情。“现在没有突破,但看得出是一种渐进的进步。”

企业疯狂

不过,相比起技术的渐进,企业的目标却是略显急进的。

从数字上来看,国家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累计产销量目标是500万辆,而目前八大自主车企自己公布的目标加起来已经超过了320万辆。

吉利的疯狂首当其冲。11月,吉利公布了名为“蓝色吉利行动”的新能源战略,宣布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占其总销量的90%,加快从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根据吉利此前的计划,公司将在2020年冲击200万辆的年销量,除去沃尔沃品牌的80万辆,吉利品牌将实现120万辆的年销量。这意味着,占比90%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相当于100余万辆。

其他品牌也不甘示弱。建平台、拼研发、推新车、拼产能,俨然一场军备竞赛。

奇瑞正着手研发四大新能源平台,推出多款电动车。奇瑞汽车对外发布最新的新能源汽车战略,计划到2020年实现产销20万辆,产品线将覆盖所有系列乘用车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与纯电动车。与当前产销规模相比,5年增幅高达17倍之多。

原标题:新能源汽车大跃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充电桩查看更多>电池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