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评论正文

能源互联网的网络化能源集成探讨

2016-01-05 08:29来源:电力系统自动化关键词: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物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能源互联网的网络化能源集成思路

近来, 继智能电网之后, 能源互联网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文中将能源互联网的技术实质归纳为一种网络化能源集成技术, 并将智能电网定位为能源互联网的核心中枢。总的来说, 网络化集成技术是通过将对等、独立、自由的实体互联互通, 并根据节点特性协调分工, 以促进某种物理量在实体间彼此传输和交互, 从而提高对该物理量利用的规模和效益。信息互联网就是将这种理念应用于信息领域, 将计算机作为实体进行互联, 促进其彼此间信息的传输和交互。同理, 将这一理念应用于能源领域, 将各能源生产、传输和消费实体作为对等、自治和开放的节点进行互联互通, 促进能量在实体间的自由传输与交互, 进而大幅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与效益, 改善能源供应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这种技术即为网络化能源集成技术, 而所形成的能源集成网络就是人们心目中的能源互联网。

传统电网在以下方面不具备网络化能源集成的特征:

(1) 节点关系严重不对等: 电网中的电源节点与负荷节点的角色差异巨大, 发电、输电、配电以及用电分工明确, 相应的能源供应模式结构单一, 灵活性较差。

(2) 节点自治能力差: 自治能力是指节点通过自我协调与管理而对外呈现可预测、可控制、可调度(predictable, controllable, schedulable)的特性。 传统电网中负荷节点以及一些新能源发电节点并不具备这些特性。

(3) 自由度严重不均衡: 负荷节点在用电上享有较高的自由度, 而发电节点被动追踪负荷的变化而被严格垄断和管控, 电能的交易和交互也受到了这种机制的极大束缚。

2三层双向网络结构

能源互联网应该具有一种三层网络结构, 即能量交互网络、信息交互网络以及社会经济交互网络。三者通过各节点深度融合相互作用。而信息网络更是为能源网络和社会经济网络的运行交互提供信息支撑和桥梁作用, 是节点接入能源互联网的必要条件。

原标题:能源互联网的网络化能源集成探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物联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