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评论正文

林玉:能源互联网行业的痛点是什么?

2016-01-06 10:46来源:网加时代关键词:能源互联网互联网+新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5年12月30号,第二期互联网+大讲堂邀请了电阳国际的董事长,中关村新华新能源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林玉先生来给我们大家讲讲就互联网+能源,特别是中国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和大家做一些交流。以下是演讲节选。

现在讲一下我们国家新能源转型和能源互联网难在哪里,痛点在哪里,其实远远不像我们面对着雾霾的天,发一发豪言壮语那么简单,其实现在是非常非常难的。

政策痛点

传统的化石能源发电,尤其是火电独大,影响可再生能源消纳,造成“弃风弃光”;可再生能源补贴屡遭拖欠,落地难。策上最大和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一方面要能源革命和新能源转型,另一方面又由于传统产业的惯性的原因,火电还在大规模地上马。火电的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问题,一年比一年突出,一天比一天突出,而且现在好象也没有得到刹车的势头,这个是说明我们国家的这种阀门,拧开容易,拧上难,中央号召容易,但是真正去拿了谁的路条他也不高兴。至于下一任是不是成为一个炸弹,或者说烫手的山药,很多领导不考虑下一任,我这一任有GDP,有财政收入就可以。所以说这个就是一个较大问题。

再有一个问题,刚才有个结果就是弃光弃风,对能源行业稍有了解的人就知道,2015年是弃光弃风非常严重的一个时期,这个根本原因还是政府的阀门没有拧住,去推卸什么客观责任,都是其它原因,因为能源是最应该拧住阀门的,因为每年的用电量,预算比较清晰,每个能源项目的上马都是政府发的路条。所以按理说,应该是计划性非常好的,而恰恰计划性非常差,这个已经引起了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就是对火电企业不救,困难的企业不会去救他们,所以说整个火电的产业都面临着一次,现在已经上升到了去产能的高度了,大家可以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去产能那一段拿出来看一看,去产能就是要关停并转,就是要妥善解决富余的人员,然后平稳地从一个产业过渡到另外一个产业,现在已经上升到这个高度了。新旧产业的博弈还会持续,但是无论旧的怎么样,咱不知道,或者咱不叫旧产业,叫传统产业,新的要快速发展这个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在这个领域确实是当前的一个主要问题之一。

再一个就是补贴问题,实际上我们关起门来说,在中国的能源行业,在新能源行业,大家感谢的是财政部,因为这个钱是财政部给的钱。能源局也做了很多事情,但实际上对企业来讲,你只要把我补贴发放,其它的你只要让我电能够正常上网,能源局不用做其它工作的。但实际上这个领域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格局,现在补贴的来源是什么呢?来源于传统的火电企业,本来人家就很困难,就一肚子不满,你现在又从它头上拿钱,补贴它的竞争对手,叫与虎谋皮,那自然是拖欠比较严重。2015年全年应该拖欠在200亿人民币以上,据说连2012年、2013年有的项目的拖欠还没有到位。其实这个问题非常容易解决,就是把补贴从火电企业承担变成全民承担。三峡的时候征了一个三峡基金,其实每度电加几厘钱,或者说电价稍微下降一点点,整个新能源行业几千亿就完全出来了,现在主要就是这个事,逻辑上还没有讲得很清楚,导致产业发展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但是虽然政策有痛点,可以明确的是补贴会持续和稳定,这个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我是新华社出来的,我知道,这点补贴对我们国家来说是很小的一笔钱,财力上完全是没有问题的,补贴是可以持续的。再者,就是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是要进一步地快速成长,这两点是没有问题的,这些痛点怎么解决,也要在发展中逐步解决。

投融资痛点

分布式发电项目规模小,地域分散,并网接入和电费计量复杂; 土地使用权和屋顶业主持续经营等问题蕴含潜在风险。原来的新能源领域的发电主体都是央企,你搞能源互联网这种格局是什么样一种格局?我可以告诉大家,原来央企那种模式已经玩不了了,现在叫做城头变换大王旗的时刻。为什么玩不了了?因为能源互联网讲究的是分布式发电,分布式发电就是非常分散,单个项目比较小,每个项目都特别复杂,它不像原来这些大的投资企业,央企,一个项目几十兆瓦,上百兆瓦,再添一片荒地,我发完电就卖掉,如此简单。

原标题:林玉:能源互联网行业的痛点是什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互联网+查看更多>新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