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技术正文

看完这篇关于电池的高票回答 可防储能大忽悠

2016-01-08 14:18来源:知乎关键词:储能技术电池技术锂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发生电子转移的其实只是一部分锂与钴,其它的元素均不参与电子转移。

我们计算一下(计算过程被Eknower无情地删掉了),钴酸锂电池的电池反应的反应物总分子量为98+72=170,但只能贡献半个电子参与电子转移。因为只有部分锂原子会发生反应。

假如我们认为这两个电子的做功是一致的,那么就可以估计一下这两种能量载体的能量密度之比了。

电池能量密度:燃料能量密度=(0.5 /170) /(1/6.9) =2.03% 电池完败。

考虑到电池有一半重量是辅助材料,我刚才没算进去。于是还得打个折。就剩下1%了。

所以能量密度就成了这样:锂 43.1MJ/Kg;锂离子电池0.36~0.875MJ/Kg现在你们是否明白,我为啥说:电池背后的化学限制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接下来我们的问题是:为什么电池的化学反应要那么复杂,直接降低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这个问题展开说会比较复杂,估计大部分人没耐心看完。所以先给个简单答案:

为了有序。

好了,没耐心的人,你们可以走了。下面真的很长,能读完的都不是一般人。

开始长篇之前再放张图:

剩下的同学们,是不是觉得这图很熟悉?其实还是锂电池的示意图,只是这回阴极阳极的表面结构都显示出来了。大家有没有觉得它们都很整齐规矩啊?

整齐规矩换个说法,有序。

原标题:看完这篇关于电池的高票回答 可防储能大忽悠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技术查看更多>电池技术查看更多>锂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