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煤气能源报道正文

掘金零排放 “群雄逐鹿”下不完美的明星项目

2016-01-11 11:18来源:《能源》作者:武魏楠 闫笑炜关键词:煤化工煤化工项目零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不完美的明星项目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韩洪军教授今年格外的忙碌。随着国内有关煤化工水处理“零排放”话题的升温,在这个行业内颇有建树的韩洪军教授自然也成为了各类会议、论坛和企业项目的座上宾。

“国内目前的这些煤化工项目,水处理‘零排放’的效果都不是很好,环保部环评中心都没有通过,很难说谁做的好。”韩洪军对《能源》杂志记者说,“中煤图克化肥项目的零排放算是比较成功的。”

韩洪军教授有足够的自信这么说,因为在中煤图克化肥项目中,他和他的团队也参与到了其中。

但这也绝非是韩洪军教授的自我褒奖。在《能源》杂志记者近期的采访中,无论是项目业主、环保公司还是供应商,在被问到目前煤化工零排放做的最好的项目时,中煤鄂尔多斯图克化肥项目一定会被提及。

尽管相比于去年火爆的煤制气、煤制油或者是煤制烯烃,煤制化肥并不在新型煤化工当中占据比较主流的技术路线。但是最终设计年产200万吨合成氨、350万吨尿素,同时生产8亿立方米天然气,总投资200亿元的中煤鄂尔多斯图克化肥项目依然是目前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化肥项目。

“中煤图克化肥项目零排放的成功是有多种原因的。”神华煤制油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能源》杂志记者说,“这个项目吸取了之前失败的一些经验,集成了多方技术。加上当地居民对它废水外排的监督比较严格。促成了这个零排放的成功。”

据记者了解,中煤图克化肥项目的零排放,项目总包是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华工程),使用了阿奎特公司的膜浓缩,哈工大参与了蒸发结晶分盐。

然而这样一个被业内普遍看好的零排放明星项目也绝非无懈可击。就有一位曾经参观考察过中煤图克化肥项目的业内专家对《能源》杂志记者爆料:“中煤图克化肥项目零排放分出来的盐,一开始是白色的。但是时间久了,颜色就变的和沙子一样,呈黄色。这可能就是因为COD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

而当中煤图克化肥项目的工作人员被问到结晶之后的杂盐具体如何处理时,能够得到的答复也是笼统的:“按照科学的方法处理,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这两点,正是当下煤化工水处理零排放最具争议的两个方面:前端预处理和固废处理。

比起炼化和发电,煤化工行业在水处理零排放上面的需求无疑更加迫切。“炼厂的环评很多年前就通过了,没有问题。”美国颇尔公司的销售经理刘洋对《能源》杂志记者说,“而电厂的水处理起来比煤化工要简单的多。”

相比于煤炭行业的传统和保守,煤化工行业给人的直观感觉无疑会激进的多。诸多技术路线和设备在没有经过大规模商业化生产检验的情况下,纷纷被国内企业和项目采用,以至于在中国的煤化工市场上,各个国家、公司的技术百花齐放。

姑且不论这些技术路线复杂多样的优劣和成败,对水处理来说,这种多样性实际上加大了零排放的难度。不同煤气化(000968,股吧)工艺的废水水质大不一样,这也就要求零排放项目必须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和采取措施。

而在这背后,看似繁荣的市场竞争和数量众多的市场参与企业实际上并没有对零排放的完善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尽管这一市场,份额巨大且极具发展潜力。但实际上,并没有形成完善、成熟的市场规则。

“群雄逐鹿”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是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所在地,这栋16层的大厦也被称为京师大厦。北京万邦达(300055,股吧)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邦达)就在这座紧挨着北京师范大学的大楼内。

就像京师大厦和北京师范大学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样,万邦达也因为其董事长王飘扬的关系,而与北京师范大学紧密相连。

“我们更多的会把万邦达当做一家业主关系资源上实力很强劲的公司。”一位外资水处理企业内部人士对《能源》杂志记者说。

原标题:掘金零排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化工查看更多>煤化工项目查看更多>零排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