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煤气能源报道正文

掘金零排放 “群雄逐鹿”下不完美的明星项目

2016-01-11 11:18来源:《能源》作者:武魏楠 闫笑炜关键词:煤化工煤化工项目零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前文中提到的博天,尽管被不少人看好。但也有人评价其打法近乎为“裸奔”。“博天四处出击,低价竞标。但未来的发展还是存在不确定因素。”

“最低价中标是大家都这样做的,没有什么差别。”一位接近神华煤制油项目的人士对《能源》杂志记者说,“负责任的一些企业可能会在招标之前先预先做好一些设计方案、条件限制,之后按照设定好的条件进行公开招标,最后最低价中标。至少保证中标企业有能力完成这个项目。”

但是在采访中,外企人士对于总包商招标的质疑并不只是最低价中标而非议标一项。首先,零排放在项目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过小。如果不算上零排放的设备和系统,煤化工的水处理投资可能只占到项目总投资的5%左右。即便是加上零排放,投资额度也在10%左右。这和外企预想的30%有着很大的差距。

“总价太低会带来一系列问题,环保公司会首先保证效益,5000万元的东西他很可能就以4000万元的标准来设计建造。”

此外,在零排放项目中,强势的业主过多干涉EPC总包商甚至是BOT承包商,都是不符合外企商业价值观的行为。“业主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会制定一些设备的供应商。国内的企业一般会听从业主的,因为即使最后因此而出现问题,担责任的也只会是业主。”

价格战、无限压价、缩减成本、随意更换供应商等等,这一系列行业乱象所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企业缺乏一个正当的商业氛围。更重要的是,这几乎就是文章一开始提到的,国内几乎没有煤化工项目能成功实现零排放的“场外因素”。

更糟糕的是,零排放市场从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但通过记者的了解发现,实际上完全竞争能够带来的“帕累托最优”准则在国内零排放市场根本不存在。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国内的环保公司并不能够掌握零排放的核心技术和设备供应,我们所看到的国内公司完全竞争基本上处于“工程总承包”市场的竞争。

中庸的外企

据了解,活跃在煤化工领域的外资企业,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包括GE、阿奎特、威立雅等。在煤化工水处理零排放产业上,仅他们三家的供应设备和技术包,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加起来就超过了50%。

外资进驻中国煤化工零排放市场,为中国引入了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与生产工艺,他们在规模以及产品优化上都优于国内传统型的水务公司。此外,外资企业还可申请补贴及税收优惠,项目亏损时规避一定风险。从2015年出台的最新《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来看,国家大刀阔斧的取消环保用无机、有机和生物膜开发与生产、废液、废渣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领域的外资股比限制,这也是外资企业进军国内煤化工水处理市场的利好因素。

但这一系列的利好政策,并未给外资企业的煤化工水处理业务带来爆发性的增长。相比起巨大的市场需求,一些传统水处理巨头,在华业绩却略显尴尬,甚至一些外资企业选择退出。2013年,西门子出售旗下水务部门给比卡瓦,心灰意冷退出中国水务市场。

是哪里出了问题?在GE水处理及工艺过程处理公司销售总监马杰看来,问题不在于技术:“GE在水处理方面有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业绩经验。现在在煤化工水处理零排放领域暴露出来的问题,GE都有解决方案。”

既然不是技术的问题,那问题就应该出在商业模式上。外企无法适应国内的商业环境,这早已不是新闻。在GE和神华合作的鄂尔多斯煤直接液化项目的零排放中,采用的是分别签署工艺包加核心设备与施工安装合同。这与现在的EPC或者BOT模式都不一样。但是这一模式并未被复制。

现在的煤化工水处理零排放,可供选择的就是EPC和BOT。让外企来做EPC么?我想任何一个了解的人恐怕都会笑出来。在工程建设方面,我们还要走出国门在海外和外企竞争,在国内市场,外企做EPC可以说是毫无优势。

“外企看中现金流和资金链。一个1亿元的项目,威立雅的报价至少在2.5亿以上。但是国内环保公司敢报价到1亿一下。这就是差距。”刘洋表示。

据《能源》杂志记者了解,在神华宁煤的煤化工零排放项目EPC招标中,本土企业的标底都在3亿元左右,而GE和威立雅的报价是8亿的水平。最终第一次招标被宣布流标。

EPC没有出路,那么BOT模式呢?在这个方面,威立雅是先行者。2007年,威立雅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化工集团下属的燕山石化签订合作协议。威立雅和燕山石化创建合资公司以负责运营位于北京西南50公里的燕山石化区的工业污水回收、处理和再循环利用设施。

据这一由威立雅水务集团在与中国石化(600028,股吧)签署的长达25年合作协议,该合资企业将由威立雅运营管理,并预计产生总营业额5.8亿欧元。

但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威立雅在国内的BOT项目都是已建成项目的收购合作,没有新建项目的BOT。理由呢?一位接近威立雅高层的人士对《能源》杂志记者说:“因为新建项目有可能最终拿不到尾款。旧项目能保证稳定的现金流收益。”

原标题:掘金零排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化工查看更多>煤化工项目查看更多>零排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