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煤气能源报道正文

掘金零排放 “群雄逐鹿”下不完美的明星项目

2016-01-11 11:18来源:《能源》作者:武魏楠 闫笑炜关键词:煤化工煤化工项目零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那外资企业拥有的技术包和核心设备优势还能够持续保持么?也许这个问题并不能那么简单的回答。

以膜为例,进口膜的精密度基本在小数点后两位计算。但是很多国产膜的精密度还在个位数甚至是十位数。技术上的客观差距依然存在。

但是一些可复制部分,依然无法阻止国内公司模仿的脚步。由于水处理设备在制药、制盐行业应用广泛,一些原本从事这些行业的公司转型参与煤化工。以外企图纸为蓝本,加上国内一些技术专家的合作,就能够生产出煤化工水处理的设备。

由于国内环保公司有节省成本的需要,让这些国产设备有不小的市场。尽管本土环保公司可能离不开外企的一些技术包或者核心设备,但能不选择昂贵的外企产品就尽量不选择。本土公司和外企之间的关系也并非和谐。

原本手握核心工艺包和设备的外企,在零排放的掘金潮中最终变得中庸起来。但这并不是零排放市场的终点。资本总是追逐着利益,煤化工的火爆和环评问题升级,让一些新兴势力看到了自己的机遇。

跨界势力的雄心和尴尬

在万邦达和碧水源(300070,股吧)上市之前,它们是环保市场上最闪耀的两个明星企业。一个手握数十亿的煤化工水处理市场,一个是国内城市污水处理的龙头企业,而且由北京市政府的支持。谁将会率先上市,是当年资本市场的热门话题。

数年过去,率先拔得上市头筹的万邦达在公司营业额、市值、研发布局等方面反而被碧水源甩开许多身位,并且,碧水源开始要摩拳擦掌准备进军万邦达的传统市场——煤化工水处理。

在远在生命科学园的碧水源大厦内,《能源》记者坐在碧水源一位副总经理的办公室内,对其发出自己的疑问:碧水源从传统强项市政污水处理,转战工业废水,而且是工业废水中比较难处理的煤化工零排放。碧水源的底气在哪里?

“煤化工水处理,不存在你做得了,别人就一定做不了的。只不过可能有些企业稍微经验丰富一些。”

从言谈中不难看出,碧水源对于进军煤化工水处理零排放市场雄心勃勃,并且信心十足。这也和国内煤化工零排放的发展时间短有关系。即便是经验最丰富的企业,可能也只有数个项目的业绩,而且基本是EPC,应用外企的工艺包或者核心设备。

这样的低门槛、高产值的行业对于碧水源来说,很有诱惑力。 随着市政水处理市场的逐渐饱和,碧水源必然要开辟自己的新利益增长点。

尽管业内人士,尤其是业主方对于碧水源有意进军煤化工水处理的想法表示理解,但是质疑也更多。面对着比市政污水复杂的多的煤化工污水,碧水源原先的很多技术经验肯定失效。归根结底,碧水源没有拿得出手的业绩。

在环评愈发收紧的今天,成功、甚至是相对比较成功的业绩几乎成为环保公司的杀手锏。但是获得业绩的道路也无疑是艰难的。

这一点,也许上海东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业刚深有体会。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陈业刚得到了哈工大的技术支持。但至少在目前为止,这没有能够给他在业绩突破上提供太多直接的帮助。

上海东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了伊泰伊犁能源有限公司100万吨/年煤制油示范项目和潞安100万吨/年煤制油示范项目废水“零排放”EPC工程。尽管在2015年,东硕不断有分盐工艺突破等消息传出。但是据了解,这两个煤制油项目的环评还是没有能够获得通过。

2015年已经进入尾声,无论是环评未过的项目还是正在申报的项目、亦或是准备申报的项目,在今年年内通过环评的可能性正在无限的趋近于零。

原标题:掘金零排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化工查看更多>煤化工项目查看更多>零排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