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评论正文

管好电动汽车 要有根“松紧带”

2016-01-20 14:02来源:商用车新网关键词: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工信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形势喜人,成绩可嘉,但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也不少。”这是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副主任陈清泰对201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概括和总结。

1月13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6)媒体恳谈会在京召开,陈清泰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剖析。

政策依赖过渡 最后拼得还得是技术

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飞速发展,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15年1~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37.90万辆,同比增长4倍。在陈清泰看来,数据虽然足够华丽,但成绩背后的隐忧值得关注。

“如今,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体系已经较为健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对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强的推动作用。同时,2015年30多万辆车的产量表明,新能源汽车技术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认同程度在不断提升,潜在用户在不断扩大,技术得到社会上很大的认可。”不过,陈清泰坦言,新能源汽车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销售规模,政策驱动还是主要因素,如果马上撤掉政府补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会受到很大影响。

此外,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过快,也让陈清泰有些担心。他认为,产业快速发展会导致企业把主要资源投入到产能扩张,从而忽略在技术上的自主创新。“最近,一些国外媒体报道,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已经超过了德国。从产量和规模上看的确如此,但是实际上,我们的汽车文化以及技术积累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要从现在开始加强自主研发,在客户价值体验方面下功夫,切勿走跟踪式发展的模式,而是要把电动汽车作为一个长期战略来发展。”陈清泰说。

降低准入门槛 加强监管力度

新能源汽车市场飞速发展,让很多企业都从中看到了机会,纷纷投入新能源汽车市场。对此,陈清泰认为,可以适当降低电动汽车准入门槛。

“在新进入者眼中,到处都是机会,他们愿意冒险拿着真金白银试错,可能进来100个企业,最后会有90个退出,但他们不找政府要钱,我们不应该限制这些新企业加入。”陈清泰表示,这些企业的一进一出,非但不是坏事,反而加速了试错的速度,分摊了试错的成本。这种试错行为应该鼓励,让新来者推动市场向前发展。

推荐阅读

2015年中国纯电动汽车发展概况回顾分析

中国电动汽车崛起:比亚迪是如何打败日产特斯拉的?

原标题:管好电动车 要有根“松紧带”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动汽车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工信部查看更多>